“社区工作连着千家万户,要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近年来,朱雀北社区立足辖区实际,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形成了“家和万事兴”党建品牌,构建了社区社会治理红色硬核。社区围绕这一红色内核,创新治理模式,将“连心站、议事站、服务站、应急站、活动站”这五站汇集成一站,即小区邻里服务站,不断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是聚邻“连心站”,构建“零缝隙”社群关系。2023年9月,我社区作为碑林区小区邻里服务站建设试点社区,全面建立小区邻里服务站2个,选配楼(院)长18名,机关服务长1名,社区服务长1名,警务服务长1名。通过主动认领、居民推选等方式,把思想觉悟高、群众基础好、热心公益、有一定威信的志愿者选为楼院长,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形成信息采集、联动处理、结果反馈、居民评价工作闭环。楼院长协助社区开展服务居民工作,定期收集社情民意,及时妥当地处理居民提出的各种问题,耐心解答,细心回应,为实现社区网格设置“无缝隙”、居民诉求“全响应”、居民服务“零距离”、社会管理“全覆盖”的社区服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是睦邻“议事站”,推进“零盲点”楼栋治理。小区邻里服务站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月例会,并不定期开展板凳会,组建社区书记+楼院长+网格员“铁三角”议事小组,了解居民意愿,常态化、多样化收集群众意见及建议,推动治理向居民延伸,着力增强为民服务精准性、实效性,进一步推进宜居幸福社区建设,形成共建、共商、共治、共享的格局,让社区治理不仅有温度,更有热度。
三是便邻“服务站”,提供“零距离”暖心帮办。社区老年人较多,经常出现不会交天然气费、电费、家里水龙头、灯泡坏了等问题,所以楼院长义务为居民做简单修理、帮办代办等事情。同时,对独居老人、残疾人、特殊困难家庭进行暖心结对,定期开展电话回访、入户摸排、送关爱上门等志愿服务活动。不定期前往管辖楼栋的特扶、残疾人、独居老人家里做饭、打扫卫生、聊聊天,弥补他们缺乏陪伴的遗憾,缓解他们的孤独情绪。
四是安邻“应急站”,守住“零事故”红线底线。小区邻里服务站站长配合社区制定了安全巡查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覆盖整个辖区的巡查路线,组建治安巡逻队,联合派出所、楼院长、网格员、物业分组开展常态化安全巡查。采取白+黑巡逻的方式,全面排查辖区安全隐患,每天两名楼院长对辖区进行巡逻,摸清自己楼栋情况、掌握每户信息及重点人员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上报并记录,志愿者夜间巡逻、提升居民安全感,并且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要求、保证院落安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防范体系。
五是乐邻“活动站”,营造“零隔阂”和美氛围。按照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的工作思路,整合邻里服务站及养老服务站等活动场地,开展民乐团排练、广场舞培训、唱歌培训等文化活动,并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每周开展面向“一老一小”的手工课堂,为了让距离活动场地较远的居民也能参加到手工课堂,我们还设置了分课堂,由楼院长在分课堂进行教学,让辖区每一个居民都能就近参与到活动中来。
小区邻里服务站聚焦调解矛盾、关爱帮扶、安全维稳、便民服务等问题,为民服务“步步精细”,推动为民服务出新彩,现在居民们有困难就找小区邻里服务站,楼院长们确保自己楼栋居民诉求有回声、有落实,用实际行动做好社区的“有心人”。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小事情连着的恰巧是民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就应该要时刻在群众身边。小区邻里服务站要发挥服务站建在小区、楼院长住在小区、各类资源力量聚合小区的优势,努力为居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更加精细地服务。我们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好居民作为目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工作措施和方法,进一步推动朱雀北社区小区邻里服务站工作迈向新台阶。我们坚信,在上级部门的有力领导和广大居民的积极参与下,我们的服务一定会更有温度,让居民们在这里安居乐业、幸福生活!
编辑:韦瑞娜
相关热词搜索: 碑林区朱雀北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