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 时间:2024-08-03 08:46:30 编辑:王信 版权声明
第三十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巴黎举行,中国运动健儿们在奥运赛场上奋力拼搏、为国争光,越来越多“走出去”的中国制造体育器材,也成为不容忽视的 “中国力量”。
这届奥运会上的“中国制造”呈现出哪些特点?中国企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走上全球体育赛事舞台的?借助巴黎奥运会,中国企业又该如何接住巨大的流量,进一步打开海外市场呢?
“中国制造”向世界展现了强大的创新力
作为一场盛大的体育赛事,2024年巴黎奥运会也是全球企业比拼实力的大舞台。
“科技与浪漫”交融的乒乓球台、植入芯片的足球内胆、采用纳米防污抗菌涂层技术的地垫、可以“凝固”时间的“子弹时间”AI技术、可回收地板、全球同级最轻的国家队“战车”……这些“中国制造”都有力支撑和服务巴黎奥运会。
环球资讯广播财经观察员于尧认为,巴黎奥运赛场上的中国品牌最大亮点就是“高科技”。
从单纯的物美价廉,到不断迭代升级的高质量、高科技产品。可以说,与经济社会发展、体育事业发展相伴,中国体育产业一直处于稳步前行的状态。而正是一届又一届的奥运会,构筑起中国企业打造高品质品牌形象的舞台。
于尧认为,最关键的转型点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
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组织编写的《蓬勃发展的中国体育产业》显示,2015年到2019年,体育产业总规模涨幅达到72.35%,体育产业增加值涨幅达到104.72%,年均增长率均远高于同期国内GDP增速。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同期GDP比重由2015年的0.80%上升至1.14%。
如今,中国运动品牌已实现从寂寂无名,到弯道超车、打破国际垄断的跨越,走进奥运现场的“主赛道”。于尧说,这背后,主打的还是一个“产品实力”。
为什么“爆单的总是义乌”?
巴黎奥组委统计,本届奥运会80%的奥运会吉祥物“弗里热”是由中国制造。除此之外,100万个印有“PARIS2024”字样的指定款官方奥运硅胶手环也是中国制造。而这些,都来自于有着“世界超市”之称的浙江义乌。
受巴黎奥运会推动,义乌对法国的出口实现大幅增长。据义乌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义乌对法国的出口额达17.3亿元,同比增长23.7%,其中体育用品的出口同比增长了150.7%。
为什么义乌总能抓住商机、赢得市场青睐?环球资讯广播财经观察员于尧认为,首先是产品质量的提升。
除了质量的提升,义乌更注重“眼光准”。在这次巴黎奥运会订单大幅增长的机遇下,义乌经营户稳抓商机,开发出了以巴黎奥运会为风向标的新产品——极具法国特色的埃菲尔铁塔、高卢雄鸡等商品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俯拾皆是。
对此,于尧认为,对于消费者的认真研究,让义乌抓住了市场。
义乌商户还注重产品创新与版权保护,提升全球竞争力。于尧认为,义乌能够有效地将奥运会这些大型活动的经济效应转化为实际增长,主要得益于其不断地创新和改革。
在奥运经济的“大舞台”上,“义乌制造”再次以卓越的品质、独特的设计和创新的精神,收获了全球消费者的青睐和赞誉,为“中国制造”赢得了更多的国际声誉和市场份额,也让小商品成为大生意。
未来如何走得更远?
围绕“赛事经济”,不少企业产销两旺、扩充产能。不过,中国出口超预期增长所带来的商机远不止于体育领域本身,不少企业趁势出海,将更多“中国‘智’造”带向海外。
那么,借助巴黎奥运会,中国企业该如何接住巨大的流量,进一步打开海外市场?环球资讯广播财经观察员于尧认为:
从比赛用品到吉祥物,以及品种多样的奥运纪念商品,再到高端的LED大屏幕、霓虹灯等高科技用品,处处都彰显出了“中国制造”的强大实力和精湛工艺。
中国制造业也正凭借强大的产业链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探索一条新路径,不断拓展着赛事经济的边界。
采编 | 王鑫
签审 | 王倩
监制 | 蔡耀远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