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上午,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深化‘三个年’活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八场。
榆林市委副书记、市长张胜利介绍,榆林全市1—6月地区生产总值增速5.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7%,固定资产投资增速7.9%,他还从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介绍榆林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
榆林制定出台54条帮助企业解难纾困的措施,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出台奖补措施帮助传统产业设备更新、工艺更新和环保升级;开办民营企业用工培训班,帮助民营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在浙江建立了榆林市民营企业培训基地,增强民营企业家的现代意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截至7月份,榆林全市停产、半停产企业比一季度减少了100多家。
推动建立榆林市民营企业项目库,建立两个规范:规范全国统一大市场、规范招投标程序。榆林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崔渊从全面推行综合监管、招标计划提前发布、常态化开展远程评标、信用承诺代替投标保证金四方面介绍榆林在优化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方面的举措,推动市县两级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由各级发改部门负责监督的综合监管模式,要求招标人应当在招标公告发布之日前至少30日发布招标计划,累计完成远程异地评标项目1364个,在全市招标金额5000万元以下的工程建设项目全部采用信用承诺代替投标保证金。这些举措有效打击和遏止围标串标、提高招标活动透明度、有效遏制了评标“熟人效应”、极大提高了企业参与投标的积极性。
在优化营商环境“50+”政策体系基础上推出红蓝章制度、大厅之外无审批、联审联批制度、数字互联互通、全程帮办代办,民营企业“三进一带”6个新突破,将串联审批变为并联审批,推动1—6月份榆林市新增市场主体18846户,增长2.36%。
全力推进榆林市“五新”项目。2024年,榆林市开工建设199个新能源、新油气、新煤矿、新电力、新化工“五新”项目,预计年底“五新”项目新增产值300多亿。布局氢能全产业链推动榆林市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等,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以火电等传统能源为调峰兜底保障,以坚强柔性智慧电网为骨架,以超长时大规模的储能为支撑,以充电站、加氢站为网络的新型能源体系。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付启梦 实习生 杜玥瑶
编辑:唐港
相关热词搜索: 项目
上一篇:陕西集中发布8项网络主题活动 多维展现新时代陕西魅力与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