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4-08-28 19:08:23 编辑:方正 版权声明
据行业公开数据显示,自取消省界收费站之后,各省ETC用户显著增加,约占收费站通行量的60%至70%之间,因此,如何在降低或不提高缴费成本、通行成本、服务成本的前提下持续提升ETC车辆通行效率,成为了行业新课题。
目前,由陕西交控集团西安公路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准自由流收费系统”已经在河池寨、机场、未央南/北、柞水、汉中等6个收费站成功推广应用,上述收费站ETC车道平均交易耗时由原先的0.4秒下降至0.17秒;混合车道的一型客车平均通过时间从15秒下降至7秒,车道处理效率均提升约50%。
“自由流收费”即“在没有物理隔离设施的收费公路上,应用电子收费技术自动完成对多条车道上自由行驶车辆的收费处理。也称为多车道电子收费方式或全程电子收费方式(即ETC+无栏杆缴费)。
按照目前行业发展现状,尚未普遍见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流收费”站,而由西安公路研究院研发并试点的“准自由流收费”努力在降低或不提高缴费成本、通行成本、服务成本的前提下,持续降低收费站对车辆的物理隔离干扰,通过智能化计费设施、线上化支付系统完成缴费及通行。通过预交易系统在车辆进入匝道时预先对通行的正常ETC车辆进行预扣费,当车辆进入ETC车道时仅需完成车辆信息核验即可放行;同时,通过匝道情报板提示存在交易特情的ETC车辆进入混合车道,保证ETC车道交易的成功率与流畅度。
“准自由流收费”的应用,减少了车辆在收费站的等待时间,快速通过收费站,为司乘人员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体验,让出行更加顺畅;有助于减少收费站附近的交通压力,提高整条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智能化程度高,以先进的技术手段赋能收费运营管理高质量发展,提高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琳
相关热词搜索: 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