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国案例!西安6项入选!
近日,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公益文化中心主办的“2024年全国文博社教案例宣传展示活动”组织了遴选,专家从申报案例中选出百项创新案例,其中西安有6项案例榜上有名。这些案例都有什么特色?跟着文旅君一起来看看。
陕西西安
陕西历史博物馆虚拟仿真教育课程/陕西历史博物馆
博物馆奇妙夜丝路探秘之旅系列活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
“遇见半坡”博物馆学校课程/西安半坡博物馆
小小营造家——古建筑“八大作”彩画作之老房子里的小小彩画匠/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
“我要去延安”多维融合思政教学活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
“丝路印记”融合社教课程/西安博物院
陕西历史博物馆
虚拟仿真教育课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持续更新,数字教育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历史博物馆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博物馆教育与科技的融合创新,为进一步促进考古成果、科研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及展示利用,精心策划研发了虚拟仿真系列教育课程。
该课程依托馆藏文物资源、数字展览资源及科研资源优势,通过“互联网+虚拟现实+教育”的方式,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搭建唐代墓室场景,模拟唐墓壁画的绘制、揭取等在线下教育中难以展示的内容,让青少年朋友沉浸式地去体验唐墓壁画的制作流程,身临其境感受唐墓壁画背后所蕴藏的历史故事和现代文物保护科技,有效促进了青少年对于历史文物、中华文化的学习与研究。
大唐西市博物馆
博物馆奇妙夜丝路探秘之旅系列活动
大唐西市博物馆作为建立在西市遗址上的全国首座民办国家一级博物馆,以丝路文化、盛唐商业文化及唐代市井文化为特色,致力于成为公众了解丝绸之路沿线文化交流、商贸交往的生动课堂。为响应“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的号召,博物馆结合基本陈列《丝路起点 盛世商魂》展览体系、馆藏文物,以及社会流行元素剧本杀,创新研发了“博物馆奇妙夜丝路探秘之旅”系列体验活动。
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和游戏,让参与者化身西市守护者,通过穿唐装、品唐食、赏唐乐,体验传统游戏,解密、寻宝、夜宿博物馆,这场少年人的“探宝推理历史剧”不仅给大家带来了奇妙的丝路历史文化深度游,也让守护者们沉浸式体验了一次盛唐珍宝守护之旅,深入了解了丝路文化和唐文化,激发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
西安半坡博物馆
“遇见半坡”博物馆学校课程
“遇见半坡”是西安半坡博物馆为激活文化遗产资源,加快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利用而开发的一项博物馆教育项目。该项目以半坡文化为主线,综合了展厅导赏、自主探究、真人NPC互动、逻辑游戏、实践体验等多种方式,项目包括了“被唤醒的半坡村落”“对话半坡人”“遇见半坡‘美食’”“6000年前的‘泥土精灵’”“美丽的彩陶世界”五个主题课程,还分别设置与各个课程相对应的互动体验活动。
详实的内容,突出的主题,以综合的方式将半坡人的衣、食、住等物质生活以及当时人们的精神文化世界通俗易懂地呈现出来,缩短观众与史前文化的距离,让观众更清晰深入地了解史前社会,感知史前文化的魅力,感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西安钟鼓楼博物馆
小小营造家——古建筑“八大作”彩画作之
老房子里的小小彩画匠
小小营造家古建筑“八大作”彩画作之“老房子里的小小彩画匠”课程,系统性地追溯了古建筑彩画的起源、历史演变,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彩画特点,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课程通过安排学生亲自参与彩画绘制,使他们得以亲身接触并感受彩画艺术的独特魅力,深入体验传统彩画制作工艺的繁复细腻与精湛技艺,有效激发了学生对于历史文化及艺术美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感受传统彩画制作工艺的精髓,体会古代匠人独具匠心的营造智慧。
“小小营造家”们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不仅感受到传统彩画制作工艺的精髓,也从中体会到了古代匠人独具匠心的营造智慧。活动凭借其独树一帜的教学设计理念——融合启发性的问答互动模式、精确的图片辨识训练以及深入浅出的讲解,深受青少年群体的好评与追捧。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
“我要去延安”多维融合思政教学活动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作为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陕西高校革命文化传承联盟首届轮值主席和秘书处单位,积极依托联盟平台,整合并共享全省高校及革命文物资源,构建“一馆多校”合作模式。
该活动围绕抗战时期爱国青年奔赴延安这一重要史实,凭借创新思维和独特视角,创新推出“1+N”多维融合教育模式,依托“我要去延安”专题开展面向全省高校的“革命文物融入‘大思政课’巡展巡讲”“行走的思政课”“纪念馆里的思政课”“实景剧展演”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大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 VR、AR、三维建模等,为历史资料和展品赋予全新活力,实现虚实交互联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推进,成功开辟出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学习路径,精准发挥出革命场馆独具特色的育人效能。
同时,开发数字化课程、互动游戏、元宇宙展示、远程学习等创新教育方式,拓展了思政教育的时空维度,显著提高了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为思政教育注入了科技的强大动力。
西安博物院
“丝路印记”融合社教课程
“丝路印记”融合社教课程包含科普视频展播、展厅研学(文化遗址探索)、文物教具互动、知识科普课程、美育及游戏体验等环节,课程环节均围绕主题“丝路印记”进行策划开发,各自拥有完整体系,既可单独成系列课,也可以根据活动场地、受众年龄、受众类型选取搭配使用。
课程形式包括线上展播、馆内教学、博物馆“五进”、互动体验等各种形式。最终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让传统社教活动和数字化产品融合,充分彰显历史文化特色和博物馆文化教育职责,积极发挥博物馆文化桥梁作用。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全国案例!西安6项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