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网讯(记者 姬文艳)在渭南市少华山脚下,有一处历史记忆与现代创意交融的宝藏建筑群落——华州205库群。这里曾是上世纪60年代国家棉花储备库,经过多年的精心设计与改造,正在焕发别样生机,成为陕西民间艺术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地标。11月26日,“文艺面对面”中省媒体走进陕西文艺界采访行活动在华州205库群文化创意园进行参观走访,感受自然环境与民间艺术融合共生的魅力。
采访团在华州205库群文化创意园参观走访
“渭南华州山水秀美,文化底蕴深厚,我们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这里。就依托上世纪60年代的工业建筑,再结合华州丰富的人文、历史、革命与自然资源特色,打造了一个集民间艺术、文化交流、非遗展示、休闲游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民艺库群。”华州205库群总设计师、鹿印社社长李宪英介绍,华州205库群依山势而建,南高北低,由18个大型仓库式建筑和几个独立民宿小院组成,空间布局与建筑形态保存完好,是一个与区域环境和谐共生的艺术空间。
库群内部分装饰使用有年代感的“老物件儿”
年代感十足的建筑风格、斑驳的墙体、带编码的砖石……被岁月雕琢的建筑群,在时光的洗礼下更显沧桑,也见证了从物资匮乏到文化繁荣的变迁,静默诉说往昔辉煌的同时,也承载着民艺文化的创新发展。李宪英告诉记者,库群内不仅保留了老建筑的原始风貌,也融入了现代设计元素,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许多有年代感的“老物件儿”也成为了“新库房”的亮眼装饰。
华州205库群美术馆内正在展出多位艺术家作品
“库群初步的建设已经能够接待陕西多个院校的艺术学院的写生和创作,我们这里还有驻地艺术家,有很多院校在这设立研究机构。目前已经建成的有皮影工作坊、版画工作坊、设计工作坊、材料工作坊等,后续还逐步要建设染织工作坊、金属工作坊、陶艺工作坊、漆器工作坊等。”工作人员介绍,经改造后的华州205库群,几乎每个时间段都有不同的艺术展览,汇聚了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在这里交流创作,共同推动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民艺已经深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未来205民艺库群一定是全开放的、是面向大众的、是百姓喜欢的,让大家更深刻的感受民艺和我们的距离有多近,更好的交流。”华州205库群作为民间艺术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典范,不仅推动了陕西民间艺术的发展,更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李宪英表示,未来库群会继续加大建设力度,努力打造集山水游、民艺游、康养游、乡村游为一体的品牌地标。
相关热词搜索: 民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