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文艺面对面丨渭南何以有戏?

来源:陕西网 时间:2024-12-03 14:27:39 编辑:唐港 作者: 版权声明

  在渭南市群众艺术馆“周末一元剧场”里,经典剧目《霸王别姬》正在彩排。深刻细腻的唱腔,古典独特的装扮,朴实粗犷豪放的技艺展示,让人不免感慨秦腔的独特魅力。

  进行彩排的是渭南市秦腔剧团,该团成立于1950年,是陕西省振兴秦腔实验团之一,也是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该剧团大型秦腔现代戏《根据地》曾参加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并荣获“文华大奖”。该秦腔剧团作品众多,精品频出,为渭南秦腔剧目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渭南市秦腔剧团自2007年11月23日创立的“周末一元剧场”被列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针对渭南市戏曲观众群体大部分年龄偏大,收入偏低等现实特点,我们将戏票的价格定为一元,并命名为周末一元剧场,其目的是让大家都能看得起戏,在文化惠民的基础上,满足大家对戏曲的需求。”渭南市秦腔剧团艺术总监张佐群说。

  秦腔剧目立足于群众,服务于群众,让大家都有戏看,而在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馆里,吼声震天的黄河老腔,神秘莫测的华山戏法,同样让人感慨,渭南有戏!

  天下黄河十八湾,宁夏一湾到潼关。黄河老腔起源于潼关境内的黄河码头船工号子,它豪迈高亢,动作夸张,被誉为“黄土地上的摇滚乐”。

  而与老腔一起展示的三仙归洞,则是中国最古典的戏法门路。“所谓三仙归洞,就是用一根筷子、两个碗、三个球,使三球在两碗之间来回变换,从而达到表演目标。”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山戏法传承人雷鸣说。

  华山戏法是古典戏法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衍生出来的一大戏法分支,早期以节庆活动为主,后来发展为宫廷广场舞台上的戏法表演。这些表演,也是近代近景戏法的雏形。

  在谈到华山戏法的优势时,雷鸣说:“华山戏法观众全程可以观看,也能互动,而且用的都是大家平时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东西,比如碗呀,筷子。能够让大家有参与感和代入感。再加上因为返璞归真,不加入现代的那些声光电设备,所以更加古朴真实。”

  从秦腔剧团的精彩备演到黄河老腔和华山戏法的精彩演出,渭南何以有戏?答案不言自明。在服务观众的基础上,精进技艺,以饱满的姿态,迎接更多人的目光,让大家看好戏,好看戏!



来源:陕西网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