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肺炎支原体在部分地区呈现高发态势,中国疾控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14 岁及以下儿童的门诊、急诊流感样病例数以及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例数出现上升趋势,其中主要的病原之一就是肺炎支原体,陕西省疾控中心提示家长注意预防。
肺炎支原体是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病原微生物,主要通过飞沫、直接接触传播,潜伏期为 1 周至 3 周。每 3 年至 7 年出现地区周期性流行,流行时间可长达 1 年,感染好发于任何季节,北方地区秋冬季流行,南方地区则是夏秋季流行,在中国5-7岁儿童的非典型病原体中,肺炎支原体的检出率最高,但 5 岁以下儿童也可发病。
肺炎支原体的名字中虽然有“肺炎”二字,却并不代表感染后一定会出现肺炎。轻者可不发病,或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持续高热提示病情可能较重,部分婴幼儿有喘息表现。
肺炎支原体感染病程一般较长,整个病程大约持续2-3周。发病初期,会出现咽痛、头痛、发烧、咳嗽和乏力等症状,然后呼吸道症状逐渐加重,特别是咳嗽症状明显,尤其是夜晚,痰可能黏稠或脓样,也可伴呼吸急促和胸痛。在恢复阶段,发热等症状明显好转,但咳嗽可能会持续时间较长,有的可达1至2月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逐渐消失。目前大多数医院开展的肺炎支原体的检测方法是血清学检测和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报告上经常会看到 “肺炎支原体 IgM 阳性/阴性”的结果,阴性结果并不能排除感染,阳性结果表示近期感染过,但不能确定感染阶段,需要临床医生结合症状综合判断。核酸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快速与其他病原体准确区分,适合早期诊断。
儿童感染肺炎支原体后怎样治疗和护理?肺炎支原体肺炎最佳的治疗窗口期为发热后5天内。治疗应根据不同严重程度进行个体化治疗,选择合理抗生素。重症患儿应采取综合治疗,尽早就医。家长应遵从医生医嘱进行规律治疗,切忌擅自停药或自行调整治疗方案!
如何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增强体质,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尽量减少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乘坐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戴好口罩。勤洗手,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用纸巾掩住口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接触患者时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勤洗手等。
疾控部门提醒,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剧烈咳嗽、高热不退,应尽快带其就医。如果患儿出现发憋、喘不过气的症状,家长可以用力拍其后背,清理气道,然后尽快到医院就诊。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琳
编辑:方正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陕西延安子长市“四普” 发现多座龙山文化时期石城遗址 下一篇:哪些情况下需返还彩礼?陕西发布5起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