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宣传陕西文化、讲好陕西故事 贾平凹:做兼具本土情怀与视域宽广的“大作家”

来源:华商报 时间:2025-01-22 11:59:44 编辑:白兆巍 作者: 版权声明

 cms_20250122120441_e50238a74f9dde843dc8b6fc452d4c744c28aa93.jpg        

        1月21日,省作协第六届主席团第二十一次会议暨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在西安召开。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为陕西文学发展谋篇布局。会议通报近两年陕西文学创作及获奖情况,对2024年度全省文学工作先进单位、优秀文学工作者予以表彰。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单红代表主席团作工作报告,省作协主席贾平凹主持会议。

ob7sjKrbnKGrOgr4.jpg 

精品力作频出 展现陕西文学新风貌

       自省作协第六届理事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召开以来,陕西广大作家与文学工作者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展现了陕西文学的新风貌,贡献了陕西文学的新收获。

两年来,陕西文学创作成果丰硕。据不完全统计,省作协会员出版(再版)文学作品达 323 部之多,涵盖长篇小说 73 部、中短篇小说(集)22 部、散文集 84 部、报告(纪实)文学 41 部、儿童文学 53 部、诗集 34 部、理论评论集 15 部、影视文学 2 部。于各类公开刊物发表作品 3825 篇(首),其中散文 1877 篇、诗歌(集)1109 首、中短篇小说 379 篇(部)、文学评论 162 篇、儿童文学 209 篇(部)、报告(纪实)文学 44 篇(部)、长篇小说 11 篇(部)、影视戏剧作品 9 篇,其他体裁作品 25 篇。更有 655 部(篇)作品荣膺各级各类文学奖项或入选有关文学榜单。

其中,柳青佚作《在旷野里》、赵学勇理论文章《延安〈讲话〉与中国文艺的文化创造》荣获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至此,我省获国家级文学大奖数量增至56个。同时,贾平凹《河山传》细腻描摹四十年社会变迁下的小人物群像,陈彦《星空与半棵树》聚焦基层社会生态,奏响命运交响,深度探寻中国式生活哲学,高建群《中亚往事》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选题与陕西重大文化精品项目,获陕西省“五个一工程”奖。弋舟《潋滟》入选“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方英文的《赢家》《昙朵》出版后受到读者好评,朱鸿《长安:丝绸之路的起点》入选“丝路书香工程”。 众多作品入选中国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和2024年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佳作频出,展现了陕西文学的多元探索与创新精神。

大会表彰了宝鸡作协、商洛作协等16个文学工作先进单位,表彰了张军峰、徐斌会、任婕、刘娜等21名优秀文学工作者。

 11GFVb0SfYsW7F5K.jpg

“立大志”“熬大作”做强“文学陕军”品牌

        2025年,陕西文学界将以出人才出精品为核心,做大做强“文学陕军”品牌。省作协将“出作品、出人才”,坚定从“高原”攀向“高峰”的步伐。积极组织参评第十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推动“乡村振兴典型”报告文学创作,推动重启作家挂职深入生活工作,发现、培养、扶持有发展潜力、有网络流量、有社会担当的文学新人,夯实作家队伍基础;要“请进来、走出去”,提升“文学陕军”的活跃度和影响力。在文学翻译人才培养、文学翻译学术研究、作品翻译与推广、国际文化交流等领域进行拓展,不断提高“文学陕军”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筹办好第二届“国际青春诗会”;要“下基层、接地气”,广泛开展“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推动落实“乡村图书馆计划”,更好满足我省文艺事业发展和群众文化需求。

省作协主席贾平凹表示,为有力地推动陕西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敢于“立大志”,下苦功夫“熬大作”。不断坚持定目标,定大目标,肯下苦功夫,肯熬,慢慢打磨出精品佳作。要做兼具本土情怀与视域宽广的“大作家”。以宣传陕西文化、展现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群像为己任,根植这片文化沃土,紧密交融新时代,担起讲好陕西故事、传播陕西形象的使命。

       华商大风新闻记者刘慧



来源: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