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奋进新时代,同心同力铸就新华章。3月24日上午,政协西安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陕西宾馆隆重开幕。来自29个界别的500多名市政协委员,豪情满怀地迈入陕西大会堂。他们将在为期3天的会议中,发挥职能作用,汇聚智慧力量,围绕全省深化“三个年”活动和聚焦全市“深化六个改革”重点工作履职尽责,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作出新的贡献。
市政协主席王吉德,副主席卢凯、肖西亮、王国根、陈长春、张华俊、姜长智、王晓萍、邢欣,秘书长苟继东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方红卫,市委副书记、市长叶牛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韩松,十四届市政协主席岳华峰,市委副书记李婧,市委常委王晓林、马鲜萍、贠笑冬、和文全、王晓江、杨建强、孟浩、仵江、许克涛、魏宏,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主要领导;西咸新区管委会主任;西安文理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陕西轨道交通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十四届市政协副主席;有关市级民主党派负责同志在主席台就座。市委和市级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应邀列席会议。
大会由市政协副主席卢凯主持。上午9时,卢凯宣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西安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全体起立,奏唱国歌。
会议首先通过了政协西安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议程。
王吉德代表政协西安市第十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他指出,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和使命任务,为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在中共西安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政协西安市第十五届委员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深入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和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围绕中心工作建言资政,紧扣深化改革凝心聚力,为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作出了积极贡献。
王吉德表示,回顾市政协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始终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夯实思想基础、强化政治引领;紧密围绕西安高质量发展中心任务,深入协商议政、促进各项政策完善;聚焦全市重点工作和民生关切问题,加强民主监督、助推决策落实;持续增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功能,深化凝聚共识、汇聚发展合力;不断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强化制度执行、提升履职能力,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王吉德强调,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做好人民政协工作意义重大。政协西安市第十五届委员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和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部署,锚定“六个打造”奋斗目标,笃定创新立市、产业强市、文化兴市战略,聚焦“深化六个改革”重点工作,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更好发挥人民政协制度优势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王吉德指出,团结凝聚力量、奋斗铸就伟业。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在中共西安市委坚强领导下,守正创新、担当作为,不断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不断完善协商民主制度机制,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在强化政治引领上取得新成效,在服务现代化建设上展现新作为,在全面深化改革上迈出新步伐,在提升履职能力上实现新突破,为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受政协西安市第十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陈长春向大会报告了十五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大会还表彰了政协西安市第十五届委员会2024年度“十佳委员”、优秀委员。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白仲夏 任婷 陈团结
两会声音
西安市政协委员徐雄:
建议将“科技特长生”纳入高中招生范围
2025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面向中小学生实施科学素养培育“沃土计划”;面向具有创新潜质的高中学生实施“脱颖计划”等。在战略急需和新兴领域,探索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近年来,西安市在青少年科学普及和科技教育工作方面取得突出成效。西安市政协委员、西安市航天城第一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徐雄在调研中发现,当前大多数学校科技教育都停留在科普活动阶段,缺乏对具有科技特长、创新潜质的青少年的专门培养,学校科技特长生没有明确的发展途径和培养体系。
“由于没有目标出口导向,很多学生的科技特长在小学和初中就被埋没了,这与《纲要》强调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预期目标不符。”徐雄说,今年两会,他提出了《关于将“科技特长生”纳入高中招生范围的提案》。
徐雄建议,应制定出台西安市科技特长生认定标准、西安市科技特长生培养方案等指导文件,为学校科技特长生培养提供目标和方案文件,鼓励入选西安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的学校自主申报科技特长生招生学校,教育局组织专家遴选、确定一批科技特长生招生试点学校,鼓励学校开办科技创新实验班。
“西安高校、科研院所众多,可以由教育局牵头,组建科技特长生招生学校和相关大学、科研院所建立大中学科技特长生联合培养机制。”徐雄说,通过课程衔接、项目实践、导师指导等多维度举措,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优势,为科技特长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助力国家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储备。
此外,徐雄建议完善西安市高中招录机制,参考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政策,深入研究科技特长生招生政策,制定西安市科技特长生招生方案,并且每年和体育、艺术特长生同步发布招生公告,在公告中公布招生学校、招生项目和招生人数。各区县教育局做好辖区内各科技特长生招生学校的过程监督,确保各学校科技特长生招生公平公正。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白仲夏
西安市政协委员范超:
建议西安创建文旅型首发经济示范区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要积极发展首发经济(首店、首展、首秀等)。“首发经济”随即成为消费领域热词,为消费市场带来诸多新业态、新模式。
在西安市政协委员、民进西安市委常委、知名青年作家范超看来,首发经济不仅是时尚、品质、新潮的代名词,更是引领企业创新、点燃消费热情、激发市场活力、提升消费层次、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
在调研中,范超发现,消费领域不少品牌、产品以“首店”“首发”为名,在开店或首发新品之初就能聚拢大波流量,并成功将线上流量转化为实际购买。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拥有兵马俑、大雁塔等世界级文化遗产,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IP和非遗资源,具备打造文旅消费高地的先天条件。今年,他通过提案建议西安尽快创建文旅型首发经济示范区。
范超建议,西安应深入落实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升级”战略,积极响应文旅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断通过首发经济激活消费潜力。着力建设国际文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全国首个以历史文化为特色的首发经济示范区。推动“遗产活化+场景创新”,形成“历史底蕴+时尚体验”的文旅消费生态。实现“流量经济”向“留量经济”转化,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人均消费水平。同时深挖文旅资源,构建特色IP矩阵,进行文化遗产活化,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进行非遗创新转化,推动非遗技艺市场化。
此外,范超建议,创建首店经济集聚区,如在曲江、高新等区域引入国际奢侈品牌中国首店、国潮品牌旗舰店,建立首发活动平台,举办“丝路国际时尚周”“中国文创产品首发节”等品牌活动,吸引全球新品首发。
在配套服务方面,开通“文旅首发专线”串联主要景区与商业中心,设立多语言服务中心、跨境支付便利点,优化国际游客体验。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白仲夏
编辑:唐港
相关热词搜索: 开幕
上一篇:陕西两所“双一流”高校新校区选址确定 建设呈现出两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