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由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携手五洲传播中心联合主办的2025“走读丝路·行阅中亚”跨国图书出版交流活动在西安启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彦,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单舒平,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安平,五洲传播中心总编辑井水清,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周维军,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省美协名誉主席王西京,著名诗人王久辛,丝路研究专家席会东等出席,并为活动启幕。
以书为桥 助推人文交流
启动仪式在概念视频《书卷传丝路》中拉开帷幕。开场剧《丝想者》以沉浸式艺术演绎张骞通西域的历史壮举,通过多媒体技术重现长安城墙、敦煌壁画与撒马尔罕古城场景,展现丝绸之路的文明交融。
陈彦表示,中华民族一直是把读书看得很贵重的民族。阅读能够解决认识世界的问题,让我们掌握海量的综合信息,通过信息处理形成判断力,由判断力再形成创造力,这个创造力就来自海量的阅读。在这个时代,我们更需要回到历史的源头去阅读经典,从而认识我们的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张骞、玄奘是陕西的骄傲、长安的骄傲,也是中国的骄傲,这两个伟大人物对今天特别有启示意义。本次活动是一个非常有价值、有高远眼光的活动。
安平表示,活动是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陕西出版实践。我们将以书为媒,推出一批展现丝路历史与当代价值的学术专著、文学作品、美术作品和多语种普及读物,以多种形态、多元介质呈现丝路的文化厚度,引发新时代读者的精神共鸣,积极打造文明交流互鉴的新平台、陕西国际传播的新品牌、陕西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新标识。
井水清表示,书籍保存着人类文明的记忆,可以穿越时空对话,让不同的心灵产生跨地域的共鸣。活动将挖掘“一带一路”深厚的文化基因和时代内涵,为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交流提供新的支点,让不同文明在对话中共建、在互鉴中共生。
千年丝路 再续文明对话
仪式上,肖云儒受聘为“走读大使”,并发表感言。王西京向“丝路书架”捐赠画册,畅谈了创作计划。在“从长安到撒马尔罕:文字如何跨越时空”的主题访谈中,王久辛与席会东提出,需以新的话语、技术激活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更好实现历史叙事的当代价值。
本次活动将组织由作家、画家、丝路研究专家等组成的代表团从西安出发,途经敦煌、喀什两站,穿越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以开展文化对谈、设立“丝路书架”、举办丝路图书展和非遗文创展等形式,共同开启“走读丝路”的新篇章。
双向赋能 深化国际合作
活动现场,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与五洲传播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丝路主题图书出版、数字内容传播、国际发行渠道建设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在图书出版、文化交流、国际传播、网络新媒体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打造丝路主题图书、智慧数字阅读等外向型传播平台;通过汇聚优质资源、营造互动场景,共同开发适合网络平台传播的文化产品;在线上平台和线下渠道上相互借力,建设覆盖更为广泛的发行网络。
据悉,此次活动是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丝路主题图书出版的总启动,将围绕“走读丝路”这一全新丝路IP,在文化资源系统梳理、出版形态创新突破、版权输出与引进、产业链跨界融合等方面协同发力,积极构建新型国际传播体系,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贡献更大力量。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刘慧
编辑:邓波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地铁遇见·书香丨西安地铁变身 “移动书房” 载乘客开启“悦”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