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话题“蓝莓肚脐眼里的霉菌”冲上热搜,引发网友关注。有网友用显微镜拍摄蓝莓底部凹陷处(俗称“肚脐眼”),发现密密麻麻的霉菌菌丝,这让不少人大为震惊。也有人担心,这些霉菌吃到肚子里,会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5月5日,西安市民陈洁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食用经历。“我习惯将买回来的蓝莓放进冰箱,食用前用流动的水冲一冲,很少仔细清洗。”陈洁说,某天吃完一盒蓝莓后,她出现了腹痛、腹泻症状,就医后,诊断为“急性肠胃炎”。“就医时我以为是吃了凉水果,现在看来,很有可能与食用了带有霉菌的水果有关。”陈洁说。
随着话题“蓝莓肚脐眼里的霉菌”冲上热搜,不少网友晒出自己清洗蓝莓时的画面:有人用湿纸巾擦拭凹陷处,纸巾上残留褐色污渍;有人将蓝莓浸泡后捞出,水面漂浮着细小杂质。有网友分享了用棉签清洗蓝莓的方法,称吃之前一定要记得给蓝莓“掏耳朵”。
西安蓝莓种植户李明华表示,种植户采摘时会尽量避免果蒂破损,但运输过程中难免挤压,一旦进水就容易发霉。种植户通常会在采摘后用清水+食品级清洗剂进行预清洗,但家庭食用前仍需二次处理。
霉菌对人体危害大吗?注册营养师王楠称,蓝莓“肚脐眼”是花萼脱落后形成的凹陷部位,该处因糖分过高,所以会产生霉菌,只要不过量食用,对人体危害不大。
王楠提醒,在食用时,要注意分辨蓝莓的好坏。正常的蓝莓表面有一层薄薄的果粉,呈白色或淡灰色,无绒毛感,这是蓝莓自身分泌的糖醇类物质,能保护果实,减少水分蒸发,抵御病菌入侵,果粉完整说明蓝莓较新鲜。而霉变的蓝莓,果蒂处会出现灰绿色、黑色絮状物或绒毛状菌丝,伴随异味,即表明已霉变。如果蓝莓已经霉变,就不要再食用了。
蓝莓应如何清洗和储存?王楠称,清洗时,可以先用清水轻轻冲洗,将表面的灰尘洗去,尽量不要破坏表皮上的果粉。然后用淡盐水浸泡5-10分钟,这样不仅能减少细菌及微生物,还能去除农药残留,浸泡过程中可以用手多搅动几次,之后用清水冲洗干净。购买后的蓝莓,如需储存,可将其放入保鲜盒或带孔的容器中,进行低温或冷藏保存。需要注意的是,新鲜蓝莓保质期较短,建议一次不要购买太多。
本报记者 陶颖
编辑:宁姝媛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