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陕西旅游的“金字招牌”:文博游

来源:陕西日报 时间:2025-05-13 07:54:43 编辑:宁姝媛 作者: 版权声明

  5月9日,游客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文创店挑选文创产品。

  本报记者   赵茁轶文/图

  “打卡博物馆”成为旅行标配。历史遗迹变身“网红”景点,文博游越来越受到大众追捧。

  陕西,凭借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可传播的文旅符号。

  近年来,陕西不断加强博物馆建设,2024年新增国家级博物馆36座,备案博物馆总数达362座。全省博物馆不断创新,精心策划丰富多彩的活动,研发独具匠心的文创产品,让文博游成为游客在陕西独特的文化体验。

  据统计,2024年陕西各博物馆接待参观人数7200余万人次,文博游成为陕西旅游的“金字招牌”。

  特色展览阅古今

  近日,在西安博物院展厅,洛阳游客刘威凝视着文物,发出感叹:“没想到一块不起眼的木头也大有来头。这个展览让我第一次了解到渭桥遗址、北城村墓地。西安真是一块宝地。”

  刘威正在参观的是“探长安——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30年考古成果展”。

  该展是对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和学术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策展人陈斯文介绍,展览展示了考古工作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成就,彰显了考古工作传承历史、护佑文脉的核心主旨。

  晶莹剔透的绿玻璃高足杯、五颜六色的铸马赛克玻璃镶嵌饰片、造型奇特的磨花琥珀色玻璃碗……4月19日,“琉光万里——地中海到长安的玻璃之旅”展在大唐西市博物馆举行。“琉光地中海”“溢彩盛长安”“万里共风华”3个单元共155件(组)展品,构建起地中海文明与东方文明的时空对话,系统性梳理了从两河文明、古埃及到华夏大地的玻璃艺术交流轨迹。

  从考古展到文物展,从艺术展到专题展,陕西各家博物馆将千年文明浓缩于方寸之间,打造了一场场“既见文物,更见文明”的文化盛宴。

  趣味研学拓视野

  陕西文博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精心打造各类沉浸式趣味研学活动,让参与者从“走马观花”到“深度参与”,在亲身体验中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感知文化脉动。

  4月18日,30名大学生讲解员在茂陵博物馆、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开展“追寻汉武雄风,领略文景之治”文化研学体验活动。学生先后参观茂陵博物馆与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深入了解汉武帝开疆拓土的历史功绩与丝绸之路的文化交融,并通过“马踏匈奴”石刻、鎏金铜马等珍贵文物,感受少年将军霍去病的豪情壮志。

  近期,陕西多家博物馆推出研学活动:陕西历史博物馆“画里有‘话’”系列美育课程,以“陶蕴万象”为主题,带领青少年走进彩陶纹饰的艺术世界,探寻古人蕴藏在陶器中的美学密码;陕西考古博物馆举办“考古有方”一日研学课,让青少年以考古工作者的视角,沉浸式感受考古的魅力;西安博物院推出“仰韶先民的劳作之美”“纹脉相承·肌理创作”“谷物创艺·自然之美”“缠花成韵·承古流芳”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创作的乐趣……

  省文物局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陕西切实推动博物馆与大中小学课程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体验式教学等有机结合,把文博场馆变为“学习课堂”,把文物展品变为“学习教材”。

  文创产品受青睐

  全国首辆博物馆主题观光车“博物馆号”在西安各博物馆之间穿梭,“长安大牌档·陕历博文化餐厅”内人声鼎沸,西安地铁站内展示的两口古井引得游人纷纷驻足留念……借助“新国潮”文化风潮的传播效应,陕西以更加亲民的方式赋予文物新活力,使文化创意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

  5月9日,陕西历史博物馆文创店内,游客在精心挑选文创产品。销售人员介绍,当下最热卖的文创产品是依托各类文物设计的冰箱贴。

  随着“文博游”的持续升温,文博行业相关产品快速成为市场新宠儿,带动消费新趋势。

  今年2月,继陕历博文化餐厅之后,西安博物院与长安大牌档联手打造博物院文化餐厅,为游客提供全新的文旅消费场景。

  陕历博文化创意部先后推出了唐妞系列、虎符系列、陕博日历等500多种2000余款文创产品。2024年,陕西历史博物馆线下、线上文创产品总销售额增长率超200%。

  近年来,陕西全力推进“博物馆+”战略,深度整合文物资源,积极开展跨行业合作,助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用更接地气的方式让文物“活”起来。

  “陕西依托多家国家和省级文创产业试点文博单位,每年开发受市场欢迎、大众喜爱的文创产品400余款,市场认可度逐渐攀升。”省文物局工作人员介绍。



来源:陕西日报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