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从1分钱的油印门票到AR精美门票 7万张门票里的文旅变迁

要闻 三秦都市报 2025-05-19 07:39:54
A1 A2 A3

  王源展示他收藏的门票。

  一纸一世界,方寸见山河。

  中国旅游日前夕,西安市民王源翻开他的收藏柜,与7万张门票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从1分钱的油印门票到AR精美门票,这些纸片在方寸之间不仅记录了他的旅行足迹,更折射出我国文旅事业的沧桑巨变。

  从1分钱到几百元:门票折射旅游产业发展

  “这张兴庆宫公园的门票,起初票价是1分钱,后来涨价了,1分钱门票上加盖了2分钱的价格章。”5月18日,在西安市南郊的家中,51岁的王源取出一张泛黄的小纸条门票,上面印着“兴庆公园管理处”字样,“游览”二字还是繁体字。

  彼时的门票就是一张小纸条,设计也极为朴素。王源翻开收藏册,展示不同年代的门票,票价分淡旺季,有全价票、半价票和免费票等。华清池纪念门券在20世纪80年代价格为2角,1990年涨至1元,2011年为110元。

  “不少景区门票价格上涨,从几分钱到几百元。也有一些公园、博物馆因惠民政策成为免费。每到假期,很多5A级景区游客爆满。”王源认为,这不仅是价格的变化,更是旅游产业从粗放式发展到精细化运营的缩影。

  从纸质到电子:门票形式的时代演进

  在王源的收藏中,门票材质和形式的变迁尤为明显。早期的门票纸张比较粗糙,后来出现了塑料材质票、磁卡票、明信片式门票、嵌币票、立体门票和电子票等多种形式的门票。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个转折点。”王源指着一组奥运场馆门票说,这些门票采用了激光防伪技术,不仅是入场凭证,更成为收藏品。

  2020年,无接触式电子票普及。“这给我的收藏带来了挑战。”王源笑道,有时候为了拿到一张实体票,他特意去售票窗口排队,而其他游客已经在手机上扫码入园了。

  从单一到多元:门票功能的拓展

  “早期门票功能单一,只是入园凭证,后来门票逐渐成了景区宣传的载体,再后来有了收藏、互动功能。”王源展示了一组特色门票,有的印有景区风景画,有的附带邮票可以邮寄,有的嵌入了纪念章,还有的能扫码互动。

  记者看到,一张敦煌莫高窟的门票印有壁画局部,本身就是一件微型艺术品。一张西安城墙灯会的门票,扫码后可以体验AR灯会。

  王源很喜欢一组“联票”——多景点通票,在他看来,这反映了文旅资源的整合,是旅游产业成熟的标志。

  从个人记忆到家国情怀:7万张门票里的文旅变迁

  王源的门票收藏始于1995年,30年收藏了7万张门票。“最初觉得门票是旅行的见证,后来发现它们承载着历史。”王源说,每一张门票背后,都是一段风土人情,一个时代剪影。

  这些年,王源的足迹遍布全国近30个省区市,他不仅收藏自己的旅行门票,还收集亲友用过的票根,甚至专门从市场上购买门票。如今,他的收藏已成体系,按主题等进行分类。

  在诸多收藏专题中,有几组门票他格外珍视。一组是“儿时记忆中的公园”,在15个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公园门票中,西安北方乐园的票面尤为醒目。“1986年的门票是4角,优惠价2角。”王源轻抚票面上的摩天轮图案,那是他与爱人常去的约会地。2003年随着乐园关闭,门票也成了绝版珍藏。

  “名山大川”册页间,从泰山日出到黄山云海,这些门票图案记录着父子俩用脚步丈量山河的温情岁月。

  “全运会”专题里,从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的简朴入场券到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的电子防伪票,见证着中国体育的腾飞。

  “名人名言”专题中,岳阳楼门票上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与文天祥祠“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票面墨迹交相辉映,方寸之间尽显中华儿女的豪迈气概。

  从游客到专家:方寸之间的文明对话

  5月18日,在西安市兴庆宫公园城市记忆展览馆内,全国火花收藏家协会西安活动中心主任刘诗斌指着展台说:“这里展示的90余张门票,是4年前王源捐赠的,如今已成为游客了解公园发展的‘活档案’。”

  87岁的宋女士久久驻足,票面上1分钱的铅印价格让她湿润了眼眶:“这些纸片会说话,它们讲述着我们国家旅游业发展成长的故事。”

  陕西理工大学原文旅学院院长梁中效的解读更显深邃:“中国既是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也是旅游人口输出大国。王源收藏的7万张门票,恰是一部微缩的中国改革开放史——从简陋的油印纸片到互动门票,从单一的入园功能到多元的文化载体,方寸之间见证着中国旅游产业由弱变强的壮阔历程。”他特别谈到“一带一路”专题册中的门票,这是文明互鉴的生动注脚,门票里藏着中国人的乡愁,更镌刻着人类对诗与远方的热爱。

  文/图/视频 本报记者 姬娜



来源:三秦都市报

编辑:张佳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冻水果冰淇淋成夏日新宠 专家:自制要注意保存时间和方式 下一篇:高温“炙烤”陕西 近几日局地最高温可达37℃以上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