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是“免费”送的平板电脑,回家后却发现花呗支付宝中扣除了2千余元,要师傅觉得自己是被套路了。
今年67岁的要师傅家住西安市长安区大兆街道,平日里他在路边经营着一个配钥匙的小摊位,5月15日晚7时许,两个年轻小伙突然上前搭话,称有活动邀请要师傅参加。“两个小伙子自称是做支付宝推广的,要给我摊位前张贴一个扫码做活动领红包的二维码,让来店里的顾客扫二维码做活动,还说可以免费送给我一个笔记本电脑。”要师傅说,起初他也没同意,但两个小伙子软磨硬泡,一直称电脑是免费送的,他没办法,也是贪了便宜,便收下了这个平板电脑。
要师傅说,收下平板电脑后,两个小伙子说要在支付宝上进行相关的操作进行确认,他使用手机不太熟练,便让小伙子在手机上进行操作,之后又签订了一份合同,还按照对方的要求拍了一段视频,“对方一直和我说是免费的,中间签字、拍视频我也没注意,当时也稀里糊涂的,就按照对方的要求做了。”要师傅说,两个小伙子走后,他给家人说了这件事情,觉得不对劲,再次翻开手机查询才得知,支付宝花呗中被扣除了2700元,这笔扣款还被分成了12期偿还。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看到,要师傅签订了一份《产品购买合同》,所购买的是一部AI智能教育平板电脑,合同中注明支付方式为花呗,扣除额度为2796元,分期12个月,每月还款233元,合同中并未注明或盖有销售方名称,只留有一个客服热线电话。
要师傅觉得自己被销售人员忽悠的,他随后联系了对方及客服人员,但得到的回复是,这个平板电脑并不是免费的,此外,平板电脑激活后影响二次销售,退还还需要向上级汇报。“我一个将近70岁的老人,又没有孙子,无缘无故怎么会买这个教育平板电脑?当初明明说是免费送的。”要师傅说,他前往了辖区派出所反映问题,得知遇到这类情况的不止他一个人。
5月19日,记者拨打了《产品购买合同》后方所留的客服电话,反馈相关情况并表明记者身份后,工作人员仍表示,不存在“忽悠”老人的情况,客户都签有产品购买合同,当时也有录像证明,记者追问对方属于哪家公司,对方始终不愿透露。记者随后表示,将反映给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随后,该客服电话回复称,已经反馈给上级领导,要师傅这件事情会在24小时内解决。19日下午,要师傅告诉记者,记者联系后,对方就前来拿走平板电脑,费用已退还。
》》提醒:警惕“免费赠送”陷阱
近期,华商报24小时新闻热线029-88880000多次收到相关线索,不少中老年人遭遇“免费赠送”陷阱,最后却发现自身财产受到损失。在此提醒大家:天上不会掉馅饼!对扫码领奖、免费送礼品等活动保持警惕,尤其需提供个人信息、操作手机或签订合同的情况。任何“免费”产品若需绑定支付账户、签署协议或拍摄视频,极可能暗藏消费陷阱。此外,切勿将手机交由陌生人操作,定期检查支付宝、微信等账单,发现不明扣款立即联系平台冻结账户并报警。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于震
编辑:方正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热辣辣 陕西本轮高温天气可能突破历史极值 市民吐槽:5月的西安热出了七八月的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