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4年10月开始举报、投诉,如今半年多过去,小区加盖的建筑仍未能拆掉。近日,西安市灞河新区领航悦宸小区的唐伟(化名)向华商报24小时新闻热线029-88880000反映时表示,他已经对违建的拆除,深感失望。
小区有业主投诉后
物业屡次“干预”无果
“去年八、九月份小区交房,10月份8号楼顶楼的业主就开始在楼顶的公共区域施工搭建,从那时起,小区里就有业主开始投诉了。”唐伟说,当时违建盖的很快,不长时间,主体建筑就在其住宅上面的楼顶区域建好了,如同“跃层”一般。
5月19日上午,华商报记者在位于灞瑞一路与柳鸣路十字西南角的领航悦宸小区看到,8号楼高8层,其东边的顶楼的确多出了一层,与西边相比,如同长出了一个“肩膀”。而在该楼北面的9号楼上,一位业主也很无奈,他指着对面的违建告诉华商报记者,本来对方不加盖,自己家的采光很好,但加盖后,采光就受到了影响。
不少业主都对这处违建表示了不满。领航悦宸小区物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刘小花介绍,在发现8号楼顶楼业主违建后,物业立即对其发出了整改通知,责令其立即停工,后见其还在施工,就停了水,并在去年10月、11月间,多次责令施工的工人离开现场,“几乎是一见上面有工人在干活儿,就会上楼驱赶”。
小区物业负责人王经理介绍,最初除了断水,还针对其违建作业,在配电间拉过电闸,可没什么用。“你拉下来,对方又会拉上去”,尤其在当事人投诉下,物业又不得不为其恢复供水、供电,反而助长了对方违法的气焰。他告诉记者,当时物业曾考虑限制其运送加建用的建筑材料,可由于小区正处在装修期间,不让上楼又不行,因此只能派人盯着,一旦发现其施工,就立即进行干预,“可这样很累,像打‘疲劳战’”。
物业:存在安全隐患
违建区域的避雷设施被拆掉
随后,记者跟着物业工作人员来到违建现场,看到钢构的屋顶已经与加建起来的水泥墙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室内空间,“屋”内开有五个窗户,地面堆着水泥、木板以及粉红色的保温板,占地估算有70多个平方米。
对比该楼西边的现状,东边原有位置的一圈避雷设施已荡然无存。对此,王经理表示,由于避雷设施不允许存在焊接点,且双侧18厘米之内必须“满焊”,当发现避雷设施被拆掉后,他曾立即找过涉事业主,要求其尽快恢复,可对方称会在完工后于屋顶装上避雷针并加以延长,然而自其加盖至今,一直都没能恢复。
事实上,作为建筑行业人士,唐伟认为,除了避雷设施的缺失会给大楼安全造成隐患外,其违建区域的屋面排水、烟道排风系统以及自行砌筑的墙体,都可能会对整栋楼及楼下行人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加盖还影响房屋的结构安全,不仅改变主体承重结构,使地基承载力变大,甚至会令房屋产生不均匀沉降、倾斜,最终影响房屋的寿命;同时,住宅楼屋面工程中的防水工程、屋面保温工程,都属于建筑节能工程,违建加盖时在屋面进行钢结构立柱施工,必然会破坏屋面保温层,以致于存在长期安全隐患”。唐伟说。
“去年至今,投诉都很多次了,执法人员也来过好多回了,可这个违建到现在都没能拆除。”唐伟称,由于每次询问有关部门都是在“立案”中,他不明白这么明显的违建,为什么就不能尽快执法拆违?
执法部门:之所以还在“立案阶段”
是因为涉事业主“不太积极配合”
从业主提供的投诉记录可以看到,早在去年11月15日,灞河新区城市管理部在多次接到投诉后,即派执法队员进行调查,并根据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灞桥分局给出的违法认定,约谈了涉事业主,通知其停止违法建设行为。后有业主看到违建没有拆,又进行投诉,于是同年12月30日城市管理部回复称,该部已对违建进行立案查处并下达了法律文书,称“目前处于立案阶段,后续将按照执法程序,进行其它文书下达”,并表示“每日巡查防止其私自动工建设,节假日期间灞河新区城市管理部会安排值班人员加强巡查监管力度,以防私自动工”。
这段时间,违建虽停工,但依然未拆除。有业主提出质疑,可回复仍是“目前处于立案阶段”。5月12日下午,有业主下班时看见违建的外墙粉刷了三分之一,随即举报,城市管理部的巡查人员到现场进行了制止。
“怎么到现在还在立案阶段,总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吧?”有业主表示,违建已经成了一块心病,光举报和巡查,根本不能解决问题。
对此,灞河新区城市管理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违建拆除需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需要经过立案、责停、勘验现场、对当事人调查询问以及笔录签字等,最后才由领导会商、做出决定,也就是待法律程序完结,才能强制拆除。他表示,在下达强拆通知后,如当事人有异议,还有半年时间申请复议。而目前之所以违建处理还在“立案阶段”,是由于当事人不太积极配合所致。
另一位城市管理部工作人员表示,为了防止发生安全事故,他们每天来小区进行巡查,并让记者看了他手机里的巡查记录。记者拨打了涉事业主的手机,询问其违建情况,他表示:“马上就会拆掉了……” 华商报记者 佘晖 文/图
编辑:宁姝媛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