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探访西安公交 用“微公交”打通城市出行的“毛细血管”

来源:三秦都市报 时间:2025-07-01 06:45:48 编辑:魏檀 作者: 版权声明

西安街头的“宝宝巴士”。

在古城西安的大街小巷,一场静悄悄的交通变革正悄然上演。300余辆6米长的迷你巴士,以亮眼的黄色涂装穿梭于城市的“毛细血管”中。这些被市民亲切称为“宝宝巴士”的“微公交”,以“小身材”承载“大民生”,用精细化服务破解城市出行难题。从老旧社区到新兴商圈,从通勤高峰到日常出行,“宝宝巴士”不仅重构了城市公交网络,更让公共交通成为连接城市与市民的温暖纽带。

街巷间的便捷出行:市民点赞“宝宝巴士”

6月30日清晨,71岁的李大爷将精心制作的绿豆糕仔细包好,踏上了前往东小寨的访友之旅。自从“宝宝巴士”S24路开通,这条串联起多个老旧社区的线路,便成了李大爷的“幸福专线”。

在雁塔区一单位工作的李彦晟,每天都要乘坐133路公交车换乘地铁通勤。过去,12米长的大型公交车行驶至狭窄道路时,因为车流量大,常常被困住,尤其是早晚出行高峰,这段路的通行时间尤为漫长。“以前每天都要提前一个小时出门,就怕迟到。”李彦晟说,自从133路更换为“宝宝巴士”后,通行效率大幅提升,现在每天能多睡半个小时,再也不用担心迟到了。

像李大爷和李彦晟这样经历的市民还有很多,生动展现了“宝宝巴士”带来的便捷出行新体验,让城市出行变得更加轻松、高效。

城市交通的破局之道:“微公交”精准出击

随着西安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居民出行需求日益多样化、精细化,传统公交运营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西安公交集团经过深入调研和大数据分析,创新推出“宝宝巴士”微循环公交体系。西安公交集团营运生产部副部长董龙辉表示:“车型调整不是简单的‘以小替大’,而是基于精准决策的科学规划。”自2024年底起,300余辆6米级纯电动迷你巴士陆续投放至40余条精心筛选的线路。

这些线路的规划充分考虑了不同群体的出行需求。优先覆盖大型社区,满足居民日常购物、就医、上学等基本出行;同时注重与地铁线路的接驳,加强城市交通网络的互联互通。无论是连接多个小区的S24路,还是作为“城市观光专线”的曲江环线,都体现了“宝宝巴士”线路布局的科学性和人性化。

“宝宝巴士”不仅在线路规划上独具匠心,车辆设计也充满巧思。采用纯电动车型,既符合低碳环保理念,又实现了零排放、低噪声。6米长的车身小巧灵活,能够轻松穿梭于老城区的背街小巷和狭窄道路。车内设置了无障碍乘车翻转踏板、轮椅专属区、爱心座椅等设施,充分考虑到特殊群体的出行需求。电子后视系统、360度全方位影像、智能防碰撞预警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也让行车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成绩单亮眼:小身材发挥大能量

“宝宝巴士”自投入运营以来,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市民的广泛认可和高度好评。

在运营效率方面,“宝宝巴士”凭借小巧的车身,在车流中展现出极高的灵活性,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时段,能够快速穿梭,有效避免拥堵,大幅提升了通行效率。以133路公交为例,虽然单次载客量相对较少,但它胜在灵活性强、发车频次高,车辆周转效率得以显著提高,从而使得总客流实现了相应增长。

从客流量来看,“宝宝巴士”受到了市民的热烈欢迎,一些连接大型社区、学校、医院以及地铁站的线路,客流量表现十分可观。比如曲江环线,在周末和节假日期间,客流量相比平日翻倍增长。

未来可期:更多惊喜在路上

未来,西安公交集团将持续探索“宝宝巴士”的合理布局与运营模式。一方面,根据市民出行需求和实际客流情况,进一步优化线路设置,对“宝宝巴士”的线路走向与站点设置进行调整和完善。加强与地铁、常规公交的衔接,实现更高效的换乘,让公共交通网络更加紧密地覆盖城市的各个区域,确保市民能够享受到更加便捷的出行服务。

另一方面,继续深入探索需求响应式公交线路,大力发展助学、通勤、就医、文旅类“公交+”线路,积极推进定制、网约等响应式公交服务。针对不同场景和群体的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出行选择,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高品质出行需求,让公共交通更好地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同时,不断致力于提升“宝宝巴士”的服务质量和智能化水平。加强驾驶员培训,提高驾驶员的服务意识和驾驶技能,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贴心的服务。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进一步提升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未来,随着西安公交不断创新与发展,“宝宝巴士”有望在城市公共交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助力西安构建更加便捷、高效、绿色的出行体系,让市民的出行体验迈向新的高度。

文/图 本报记者 陶颖


来源:三秦都市报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