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骤降近四成、重组成本高企、全球供应链承压——这是大众集团刚刚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所揭示的现实。乍看是一份企业半年报,实则是一块“德国制造”在全球政治经济裂变中的试金石。大众的阵痛,不只是个体车企的挑战,而是整个德国工业在制度压力、地缘摩擦与技术转型三重夹击下的缩影。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业绩回顾,而是一场制度与战略的深度体检。从非市场化成本的急剧上升,到全球协同体系的断裂,再到创新路径对中国市场的结构性依赖,大众财报清晰勾勒出“德国制造”正在经历的路径重构。在这张复杂博弈的地图中,中欧制度型合作正是穿越不确定性的关键锚点。
利润骤降背后关税阴影下的“非市场成本”
根据业绩报告,德国大众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1584亿欧元,同比基本持平;但营业利润同比下降33%,至67亿欧元,税后利润下跌超过38%,至44.7亿欧元,远低于市场预期。
根据大众方面解释,导致利润大幅下滑的核心因素之一,正是美国政府对电动汽车及零部件加征的新一轮进口关税。这一政策给大众集团带来了高达13亿欧元的成本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