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西安“能人”志愿者 用爱与专长点亮孩子们别样暑期

来源:西安晚报 时间:2025-07-28 06:51:15 编辑:魏檀 作者: 版权声明

1 (3).jpg

陈昊为孩子们上美术课

2 (1).jpg

张明正在讲解无人机知识

3.jpg

罗媛媛为小朋友教书法

暑假里,雁塔区杜城街道融创宸院社区的活动室成了孩子们的乐园。他们的欢乐源于一群特殊的“老师”—— 社区里的“能人”志愿者。这些志愿者怀揣着一颗公益之心,用自身的专长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别样的暑期。

笔墨传情

从受益者到奉献者的“接力”

“能为孩子们做点事,我特别开心。”7月25日上午,在融创宸院社区的活动室里,居民罗媛媛一边麻利地整理着笔墨纸砚,一边笑意盈盈地说。作为社区暑期公益小课堂的书法志愿者,她的身份由“家长”变成了孩子们眼中耐心十足的“罗老师”。

“我的孩子也在公益课堂里,我太懂家长们的期待了。”罗媛媛坦言,社区公益课堂帮不少家庭解了“带娃难”的燃眉之急,所以当得知课堂缺书法老师时,她二话不说报了名。

别看是公益课,精于书法的她丝毫不敢怠慢: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把宣纸裁得整整齐齐,墨汁倒得不多不少,连毛笔都按粗细摆成一排;课堂上,她弯着腰逐个纠正孩子们的握笔姿势,“手腕悬空才灵活”“横画要平稳如桥”;遇到学得慢的孩子,她就拉着小手在纸上描,从“一”开始练,直到笔尖能稳稳立住。

下课了,她还捧着孩子们的练习纸细细看,在歪扭的笔画旁画个小笑脸,写上“进步啦”“继续加油”。罗媛媛翻着作品,眼里的光比墨色还亮,“这点付出算啥?孩子们的认真劲儿,就是最值的回报”。

退休不褪色

用舞蹈传递快乐

60岁的李冰,退休生活比在岗时更添了几分充实。作为社区里响当当的“舞林高手”,她牵头组建的“缘聚艺术团”聚拢了30多位舞蹈爱好者,社区演出里总少不了她活力四射的身影。这个暑假,她又多了一个新身份:社区青少年舞蹈公益课的“银发老师”。

“跳舞最重要的是开心。”李冰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为了让孩子们在舞蹈中尝到快乐,她的教学方案里藏着不少小心思:专门挑节奏轻快的儿歌当伴奏,把复杂动作拆成“小碎步像踩水花”“抬手像摘星星”这样的童趣比喻,连走位路线都画成卡通小人图在家反复推演。每次上课前,她总对着镜子练到汗湿衣衫,就为了琢磨怎么把“下腰”“踢腿”讲得像讲故事一样好懂。

课堂上的李冰,精神头比孩子还足。音乐一响,她先带着孩子们拍手打节拍,裙摆随着舞步扬起轻快的弧度。哪个孩子动作歪了,她就握着小手调整姿势;谁记不住舞步,她就放慢速度陪练,嘴里说着 “真棒,再试一次就更漂亮啦”。

“李奶奶教得可细了!以前我觉得跳舞好难,现在能跟着音乐跳完整段啦!”6岁的刘雨桐高兴地说。

画笔绘梦

唤醒孩子的艺术天性

当社区暑期公益小课堂计划增设美术课时,28岁的小学美术老师陈昊第一时间主动联系社区,表达了想要成为公益美术老师的意愿。“我喜欢和孩子们打交道,也希望用自己的美术专长,让孩子们感受艺术的美好。”陈昊说。

为了让美术课更具吸引力,陈昊花了很多心思设计课程内容。他会准备各种各样的绘画材料,从水彩、油画棒到手工剪纸,丰富多样。课堂上,他总是充满活力,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发挥想象力。

“大家看,把红色和黄色混合在一起,就会变成橙色,是不是很神奇?”课堂上,他一边演示,一边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对于孩子们天马行空的作品,他从不轻易否定,而是给予肯定和引导。

“有次孩子回来给我说,他在课堂上画了一只长着翅膀的小猫,陈老师夸赞到‘这只小猫太有创意了,它一定能飞到天上去看美丽的风景。’”孙瑞承小朋友的家长说,多亏了陈老师的鼓励,孩子对绘画的热爱愈发浓厚,绘画水平也提高了。

科技领航

科普达人点燃探索热情

作为一名资深的无人机玩家和从业者,张明一直想为社区做点有意义的事。当得知社区想开设科普类公益课程时,他毫不犹豫地报名,开设无人机科普小课堂。

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地理解无人机知识,张明特意准备了图文并茂的课件,把复杂的飞行原理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出来。他还带来了不同型号的无人机,在课堂上进行飞行演示,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无人机的魅力。

“看到孩子们脸上兴奋的表情,听到他们对科技知识的提问,我就觉得这份志愿工作特别有价值。”张明说,希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科技世界的大门,在他们心中种下探索未来的种子。

融创宸院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婧菁说,将继续动员更多热心公益的居民加入,让这份志愿精神不断传递,为社区带来更多的温暖。

文/图 首席记者 雷杰



来源:西安晚报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