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安晚报 时间:2025-08-05 06:38:28 编辑:魏檀 版权声明
西安开放型经济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为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注入强劲动能;文旅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特色体验花样“上新”;智能建造助力,高铁建设不断提速;炎炎盛夏,西安为市民游客、一线劳动者“送清凉”获赞……上周,西安多赛道持续发力,经济社会发展稳步前行。
开放型经济动能强劲
7月31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西安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情况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人民网、中新网、中国日报网、央广网等主流媒体纷纷聚焦西安开放型经济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今年上半年,西安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358.16亿元,同比增长5.5%;进出口总值实现2300亿元,同比增长12.6%。”人民网报道以数据开篇,介绍2025年上半年西安开放型经济发展成绩。
中新网关注西安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出了《聚焦营商环境优化与产业升级 西安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生态》报道。
央广网在相关报道中,从“顶层设计锚定开放坐标”“产业根基筑牢开放底气”“平台枢纽打开开放维度”“立体交通织密开放网络”“全域开放重构产业版图”等多个层面阐述了西安市开放型经济呈现出的强劲动能。
7月30日,陕西日报推出《科技赋能西安农业绿色转型》一文,介绍西安以创新为引擎,推进农业资源高效转化利用:“截至目前,西安市已有17家农场入选国家级及省级生态农场,辐射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户实现农业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将生态农业从理念变为实景。”
8月1日,人民网发文《西安市长安区:产业园区崛起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介绍长安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新实践。
文旅融合释放新活力
暑期西安文旅热度持续走高。
7月28日,光明网以多幅图片记录下暑假期间西安市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和文化馆等文化展馆迎来的参观热潮。
“千米长街灯火如昼,AR古塔画卷光影流转,陕西西安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向游客展示古今交融的独特魅力……”8月4日,人民日报文章《 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呈现新面貌》,诠释了西安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释放的全新活力。文中介绍,在西安,一系列沉浸式数字体验、沉浸式演艺、沉浸式场景,给市民游客带来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的全新体验,有力促进了文旅消费。
与此同时,多家主流媒体以鲜活报道绘出西安文旅新业态、新场景的丰富内容:7月28日人民网《城墙上的“时光故事”展》定格光阴的故事;7月30日中新网《科技解锁“帝国密码” 游客开启秦陵“考古探险”之旅》,展示全真XR体验空间带来的秦陵焕新文旅体验;7月28日新华网《陕西西安:“微更新”激活老城芯 烟火气里长出新业态》探访微更新、轻改造后的西仓区域,了解西安鲜活城市文化符号;7月28日新华网《从冰雪到椰林:来看中国旅游经济的新增长极》介绍西安冰雪场地提供的反季节“冰爽”……
在7月31日中新网《触摸千年文明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沉浸式体验活动举行》和7月30日新华网《文艺志愿服务让非遗“活”起来》报道中,陕西和西安的非遗项目成为报道亮点。
8月3日,央视新闻关注了西安话剧院出品的话剧《长安的荔枝》开启全国巡演的消息,表示该剧整个舞台既保留了东方传统美学的含蓄,又展现了现代戏剧的灵活张力。
高温送清凉传递爱心
炎炎夏日里,西安有关部门用实际行动为市民和户外工作者送来清凉。
7月28日,中新网《西安城“清凉驿站”的温暖变迁》报道,点赞西安地铁站纳凉专区、西安市体育场纳凉中心、人防纳凉中心带给市民游客的便利与清凉。
7月29日,央广网《西安首批100家“骑手之家”启用 为户外工作者打造“避风港”》一文,点赞西安“骑手驿站”提供免费休息、饮水、手机充电、如厕、应急药品等一站式暖心服务。
8月1日《人民日报》《陕西对野生鸟类保护作出明确规定》、8月2日中新网《从“闻声”到“识鸟”:西安都市青年解码“自然密语”》,关注陕西、西安爱鸟、护鸟行动及人们不断提升的自然生态保护意识。 西安城市文化传播工作室 薛雯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