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平台机制存漏洞 淘宝网店“保证金”不足致消费者维权难

要闻 华商网-华商报 2025-08-05 07:18:54
A1 A2 A3

  消费者花5328元购空调仅收到“赠品”4包抽纸;买名牌热水器到手劣质山寨货;4080元购6台彩电半年后店铺跑路且保修无门……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本应是消费安全网的“保证金”规则,却出现了不良商家“可钻的空子”。

  >>网购“陷阱”——

  商家收款未发货、商品质量难保障

  消费者网上平台购物维权难

  2025年4月,江先生被淘宝“原装厂家直销”店吸引,支付5328元购买两台空调,商家承诺“15天后发货”,可江先生却只收到了“赠品”4包抽纸。平台客服起初承诺90天内处理退款,最终却以“商家保证金不足”为由推诿,华商报大风新闻关注后,淘宝平台为消费者“垫付”了赔偿。

  无独有偶,53岁的李女士在江苏开了一间三层民宿,于2024年在淘宝平台以4080元的总价格购买了6台55寸液晶电视。同年10月,她发现其中有两台电视出现故障(画面中间有竖杠,疑似漏液),欲联系卖家处理时,发现店铺已不存在,“之后我联系淘宝,淘宝证实我的订单在保修期内,但因联系不上卖家,淘宝平台便一分钱没赔。”

  河北张家口的张先生维权经历更为长久,早在2019年6月,张先生以1196元在淘宝店铺购买“AO史密斯”热水器,收到的疑似劣质品,次日便损坏。商家承诺维修后迅速关店消失,淘宝最终仅以“无法联系到商家”“商家保证金不足”为由赔偿200元,如今张先生仍在申诉。

  “对于我的遭遇,淘宝只以‘可起诉涉事商家’进行回复。我在平台上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平台都找不到的商家却让我去起诉?”讲述自己的遭遇时,张先生气愤不已。

  >>平台“漏洞”——

  “0元开店”后可不缴保证金

  “自动补缴”机制存在“漏洞”

  近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登录淘宝APP,搜索“开店”便出现了“淘宝开店”的官方链接,其中“0元入驻”被设置在该链接介绍“首位”。

  进入后,按步骤完成填写店铺信息、支付宝认证、填写主体信息、实人扫脸四项,便可成功注册一个淘宝店铺。等第一笔交易结束后,淘宝便会要求卖家缴纳“保证金”,但并非强制性要求。

  期间,淘宝为留住入驻的商家,还上线了“保证金账期保障”服务,商家只需开通,即可免缴保证金,代价是每笔交易款项被冻结15天。若不主动开启也不主动缴纳保证金,系统便会从每笔“已确认收货”的订单中扣除部分货款,该扣除的款项会被自动补入该店铺的保证金内。

  以上这套“自动补缴”和冻结机制,理论上可以防止商家出现不诚信行为,或给消费者留出维权窗口。然而,记者深入追踪江先生、张先生等案例,发现这套机制有被不良商家利用的“漏洞”:

  1.资金解冻时间差:从买家付款到资金最终解冻(或被扣缴),至少需25天(10天自动确认收货期+15天账期)。江先生正是被商家以“15天后发货”的承诺套牢在这个“安全窗口期”之外。而张家口的张先生发现问题也是在确认收货之后,但此时货款已脱离平台冻结监管,进入可被商家转移的状态。

  2.保证金扣款与商品价格不符:对于高单价商品(如数千元的空调、热水器),单笔交易自动扣缴的保证金金额,远不足以覆盖潜在的大额欺诈风险。当商家蓄谋跑路时,其账户内的保证金便不足赔付消费者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实测和案例均显示,该状态下可产生订单,不缴纳保证金也不会影响店铺的流量,在此情况下,商家的保证金账户可能长期处于“边赚边补”的半空状态。一旦不良商家跑路,账户内积累的余额或将无力赔付消费者的损失。

  >>淘宝回应——

  保证金视店铺情况而定

  保证金自动补缴并非扣除订单全额

  江先生表示,他之所以相信涉事店铺“15天后发货”的承诺,是出于对淘宝平台的信任。李女士和张先生也表示,除收到货后并未第一时间发现质量问题外,他们均认为淘宝庞大的体量、成熟的交易流程,赋予消费者安全感。

  8月4日上午,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以商家的身份咨询淘宝商家客服,以什么样的方式可以不缴纳保证金?客服的回复与记者此前的实测结果一致。

  问及“自动补缴”的模式,客服查询后表示:理论上,未交保证金的商户虽不影响经营,但其产生的每笔订单均会被冻结15天,然后再从订单中扣除保证金,直到保证金补足为止。

  保证金扣除的比例是多少?淘宝商家客服回复称,没有比例,视订单保证金的额度确定。如常见的服装类目保证金一般为1000元,而食品类目可能需要5000元甚至更高,具体金额不等。如果是首次开店,没有违规记录,那么保证金通常会按照最低标准收取。客服介绍,如果店铺之前有过不良记录,或者选择了高风险类目,保证金可能会翻倍甚至更多,但为保证店铺资金流动,保证金通常不会全额扣除订单的保证金。

  下午2时许,记者联系淘宝天猫消费者服务热线反映此事,一工作人员表示已将问题记录,将上报处理。

  专家点评

  信任才是平台最珍贵也最易碎的“保证金”

  消费者权益不能止步于“技术中介”

  陕西省社科院实践哲学研究室主任王晓勇表示,当店铺页面展示着正常的订单量、评价(可能是刷单或小额订单积累),普通消费者几乎无从察觉其保证金账户的“空转”状态。而平台在商家店铺中给出的订单交易认证,在缺乏实质性资金保障的情况下,则可能导致消费者盲目相信淘宝店铺。

  面对消费者维权,淘宝客服的回应往往局限于“技术流程”:“买家确认收货15天后自动解冻”“需按淘宝规则操作”。然而,当消费者权益因平台机制漏洞而严重受损时,这样依规的解释,反而成了淘宝为自己开脱的理由。

  王晓勇分析称,淘宝平台“0元开店”降低创业门槛的行为值得肯定,但平台对高风险的大额订单缺乏必要的分级风控。

  淘宝的制度设计初衷或许是平衡商业活力与交易安全,但若“账期保障”遭遇不法商家“拖字诀”骗局;当“自动扣缴”追不上恶意转移资金的速度,那消费者的利益便会成为平台规则缝隙中的牺牲品。

  王晓勇称,淘宝在拥抱“0元开店”吸引海量商户的同时,应为消费者筑牢防火墙,更主动地承担起“守门人”的实质责任,而非让消费者在商家跑路后艰难维权。织密消费者维权网,需要的不仅是技术规则,更是对消费者权益置于首位的责任担当。毕竟,信任本身,才是平台最珍贵也最易碎的“保证金”。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王煜鑫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唐港

相关热词搜索: 维权难

上一篇:被茶饮做局了!“瘦瘦瓶”“纤体瓶”瘦的是瓶身而非功能 下一篇:商务部:上半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38872.6亿元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