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药品,某些医保定点药店价格贵的多,这样医保资金会不会吃亏了?”西安市民杨先生有这样的担忧。
这家药店医保基金支付的价格
相当于另一家药店的售价
8月11日,杨先生反映说,前几天在莲湖区劳动路附近一家医疗超市购买了15g的百多邦药膏,售价52元,走的医保报销,医保资金支付34余元,个人账户付了17余元。回家后,他在美团上搜索,发现附近另一家药店同规格同品牌的药售价才35元,如果走医保,个人账户和医保资金支付都少很多。这就引起了他的思考,知道各药店价格会有差别,但几元差价可以理解,十几元就有点离谱,这种医保定点药店的价格究竟有没有监管,如果定点药店都卖高价,岂不是会影响到医保基金?
记者在美团买药上查询,15g的百多邦药膏市内药店有37元、35元、30元、29元等多种价格,还有20.1元的快递价格,注明是官方补贴。
针对杨先生提出的问题,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致电莲湖区医保局咨询,工作人员表示,药店有自主定价权利,可以根据成本确定销售价格,不同药店因为进货渠道、成本等不同价格有差异,建议市民比价选择。
同款药品网购便宜数百元
还有的药店线上线下价不同
市民刘先生经常为家人购买他克莫司胶囊,多变的价格也让他困惑,医院、药店一般单价七八百元,网上就便宜很多,四五百就能买到,有时候促销更便宜,所以网购成了主要渠道。“实体药店和网上相比,一盒药品的利润差别有几百元吗?”这种现象令他也有些不解。
同一家药店,线下买药与线上买也可能价格不同。市民王女士在家门口的药店买了一盒感冒药,价格是22元,但在网上一查,该店的外卖价格却是15元,店员说网上有优惠,但不能刷医保卡支付。也就是说,刷医保卡的药,价格就要卖的高。
药价如此差异合理吗
药店有权自行决定销售价格
药价如此差异合理吗?几位受访对象都向记者表达了这样的困惑。
西安一家连锁药店的负责人李女士解释说,零售药店受其经营模式、销售模式、地理位置、竞争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医保药品的定价上会有各自的考虑和影响因素,因此,不同药店之间的价格存在差异。店里也经常有市民提出药品差价大的困惑,有经验的消费者会货比三家来选择,如果药店售价总是高于其他店面的话,慢慢消费者就不来了,这样也会倒逼着降价。
据了解,依据《价格法》规定,一般药品实行市场定价,药店有权自行决定销售价格。
对于公立医院、定点零售药店、互联网平台等经营主体来说,其药价差异源于运营模式、成本管理水平、监管政策等方面的差异。在国家启动集采后,公立医院的药品采购成本降低,而且执行“零加成”,采购价和售出价相同,因此,以往大家以为医院药价贵的情况已经发生转变,有的药品医院可能比药店便宜,但医生现在开药有数量限制,一般只是一两盒的量。而很多定点零售药店尚未参与集采,药品进价可能偏高。此外,药店房租、人员工资、医保对接管理成本等,都会体现在药价上。
互联网药店之所以具有价格优势,一方面在于运营成本较低,部分大平台与药企直接合作,拿到较低的采购价,而且没有繁华地段房租等费用。另一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很多平台通过低价策略揽客。
药品比价系统已上线
推动药品价格合理回归
那么,药店执行自主定价权,会不会出现价格虚高、价格欺诈等行为,侵害参保人的权益?
据了解,不少地区已为定点零售药店的药价划出“红线”。例如,自2025年起,辽宁省按年度确定量价比较指数监测值,作为价格监测“警戒线”,重点关注量价比较指数偏高的定点零售药店医保药品价格,一旦高于“警戒线”,药店会受到提醒、约谈或通报。
为保障参保群众合法权益,促进市场有序竞争,加强医保基金规范管理,西安市去年5月上线了定点零售药店药品比价系统,连通了6000余家医保定点零售药店、覆盖16万余条药品数据,实现了医保药品价格在参保人手机上一键查询、实时比对,此举就是为了方便市民比价选择,通过市场行为调节价格。
2024年7月,陕西医保升级推出“药品比价”服务,全省1.6万家定点零售药店全部纳入比价范围。登录陕西医保APP或微信小程序,点击首页的便民服务栏就能进入药品比价窗口,输入需要购买的药品名称后,便能查到药品的生产厂家、规格、最低价,以及有哪些药店在售。此外,陕西省医保局也定期公布定点药店常用药品零售价格监测情况。
医保“比价神器”等措施的上线,打破了医药行业“数据壁垒”,维护群众就医购药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通过打掉这种“不对称的信息差”,可以让整个医药价格更透明,推动药品价格的合理回归,市场将更加规范。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琳
编辑:方正
相关热词搜索: 西安
上一篇:西安市失业工伤保险业务系统停机切换 这个时间段相关业务暂停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