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综合新闻 > 正文

办10元流量包后被强制最低消费112元 市民反映在移动营业厅办理业务遇到多个消费陷阱

综合新闻 华商网-华商报 2025-08-13 07:31:21
A1 A2 A3

  想办手机卡,便宜的营业厅不给办,只能办月租费高的;月租好不容易从100元降到40元,当月就被强制收取112元最低消费……近日,针对西安市民的投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调查移动收费乱象。

  市民投诉——

  想办手机卡,月租低的咋不给办?

  西安市民张先生向大风新闻反映,近日,他想新办一张月租低的手机号作为工作号码,“使用时间不一定,如果将来辞职就不用了。去营业厅办卡,工作人员让办贵的,便宜的不给办,说有反诈要求。或者就是只能预存话费返钱,拖好几年那种卡才能办。”

  张先生说,手机号都是实名制,反诈的理由很难立住脚,骗子真要诈骗,也不会在乎一百多元的月租。“我觉得这就是移动想多收费,故意难为人。每次升套餐咋方便咋办,降套餐咋为难咋来,我曾经跑了三个营业厅才办成降资费,这次没想到,移动直接在便宜套餐的办卡起步环节就难为人。”

  张先生说,移动工作人员告诉他,便宜资费的新卡不能办,但可以办副卡,“难道副卡不用反诈了?”他说。

  买个10元流量包,刚降的话费又被多收62元差价

  西安市民李女士说,自己是移动用户,原来每月话费100元,包含30G流量和1000分钟通话,“我打不了那么多电话,6月就让移动把1000分钟通话改成100分钟了,同时把100元话费降为40元。本来想着6月当月就能改,但移动说7月才能生效。”

  李女士说,7月基础话费变为40元,7月底要出游,她怕流量不够用,7月15日在中国移动手机营业厅搜索流量包,看到20元40G的流量包,“我一订购就成功了,而且在成功之后才提示我,该流量包需要月租最低112元。我还纳闷,我不达标咋还能订购成功?”

  7月16日,李女士联系中国移动询问此事,客服告诉她,流量包确实订购成功了,所以7月要收她112元月租,但业务内容没有变化,这样就够最低消费了。李女士认为不合理,“客服说只要取消流量包,下个月就不用补差价,月租就可以恢复成40元了。我当天赶紧让把8月以后的流量包给取消了。”

  “8月我查了话费,流量包实际是10元,其他业务里多收了我62元的最低消费,凑够了112元。40G流量包里剩余的流量,也没有转到8月,全作废了。”李女士说,订购的流量包现在她已经搜不到了,自己资费不达标,理应不能订购该流量包,而且订购过程中也应该有提醒。“移动这简直是强买强卖,还强制补差价。相当于我花72块钱,买了个流量包。我费那么大劲好容易降了资费,结果还涨了。”

  记者暗访——

  使用时间短的,月租128元以下手机卡不给办

  8月6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来到位于西安市互助路的移动营业厅,体验办卡。

  一进大厅,工作人员听记者要办理新卡,先是指着一张宣传海报推荐,称月租只要40元,有310G流量、500分钟通话,很适合流量需求大的人,此外并未主动告知有其他附加条件。

  记者打算办理时,旁边有其他办业务的市民提出预存费用太高。记者询问,工作人员才告知,要办月租40元的卡,需要提前先交350元,并且需要使用3年以上。记者提出想要不限制使用年限的,工作人员将记者领到公告栏前,指着“陕西移动资费公示”说,“那你只能办月租128元以上的卡,便宜的没有。”记者看到,资费公示上,128元/月以下的月租标准,还有18元、38元、58元、78元、98元等不同档次,那这些档次的卡都不能办理吗?“你办那便宜的,一个月就1G(对应18元套餐)、3G(对应38元套餐)流量,不够你用。”工作人员说。98元套餐每月20G流量,记者提出就办这个,够用了,工作人员说:“办不了,移动公司规定不给办。你用两三个月就办不了,短期只能办128元以上的。”

  既然便宜的都不给办理,为啥还贴在公示栏?工作人员说,这是老用户调整资费用的。那贵的为啥能办?工作人员先是表示“反诈严格”,后让记者抽号去柜台咨询。

  想按资费标准办卡 营业厅办不了,只能线上办

  柜台工作人员说,营业厅只能办长期使用的卡,“我们的卡都有合约,门口40元月租的是3年合约,18元的卡没有,给工作用办卡,那你就只能在线上办了。”她说,在中国移动手机营业厅上搜“号码铺子”,号码就能邮寄到家了,资费标准上所有档次资费的都能选。为什么大厅工作人员说128元以下的卡都不能办?柜台工作人员解释说:“目前暂时没有权限了,等权限下放,估计还得等着。”她说,线上办理的手机卡,销卡时还得来营业厅办理,“营业厅不能办新卡,但可以销卡。”

  不能办新卡,128元以上的新卡能办理不?“128就是门口40元的,打折后40元。(按资费标准的卡)人家也是有协议的,必须要一年,你就线上办,中国移动号码铺子里很方便。”工作人员同时表示,一些小营业厅可能有月租30多元的卡能办理。

  销号退余额 一个月后才能拿身份证退钱

  由于无法按照公示的资费标准办理新卡,工作人员建议,可以办一张副卡,一个月10元。在后续咨询中,关于副卡费用,说法也一直在变,前面说副卡月租10元,最后又说副卡第一年免费,办卡也不要钱。出于“反诈”,128元以下的新卡不给办,“免费”的副卡为啥就能随便办?工作人员说,不管是办新卡还是办副卡,都需要身份证。

  销卡时如果还有余额,怎么退费?工作人员说,销卡后第二月才能退余额,拿身份证来营业厅退现金。也就是说,“今天(8月6日)来营业厅办理销号,9月5日之后再来一趟,才能退费。”

  海报宣传月租40元 实际要先掏350元

  此外,月租40元的卡,工作人员解释中也存在多处矛盾。工作人员说,首先预存350元,“其中120元是你的钱,分两个月返给你,等于你今天办了卡,8月、9月都不用交钱了,从10月起每月交40元。剩余的230元换1080元,三年每月返30元,所以后续每月只交40元。”工作人员说,这个套餐折扣完其实是每月70元,流量每月310G、通话500分钟。

  120元话费两个月是如何扣完的?对此,工作人员先后有多个说法:

  第一种说法:120元抵话费,每月40元,抵了3个月月租。第二种说法:120元分两个月,一个月交60元,每月还差10元差额,“这10元你后面交,从10月(第三个月)开始交就行了。”第三种说法:前两个月副卡不用交10元,所以每月60元,但紧接着又说,“副卡三年内都不用交钱。”

  此外,在月租40元的宣传海报上,并没有“预存350元”“月费70元”“月返30元”等提醒字样。

  移动:工信部要求反诈,不能办便宜短期手机卡

  当天,记者又走访西安曲江一家移动营业厅,工作人员说,短期卡也能办,但是月租费用比较高,“月租158元打7折下来,每月110多元,需要用3个月以上。”工作人员说,办卡须预存200元,“还有月租40多元的卡,使用年限要求长,每月返钱返好几年。中途不用了,钱也返不了。现在都没有短期卡,反诈严格,国家工信部要求不能办。”

  工作人员还表示,要有需要,可以先办110多元卡先用着,“要求三个月,你不用了他也不能把你咋样,欠费3个月就自动销号了,销号一两次没啥事,多了容易被移动拉黑。”

  对于“陕西移动资费标准”上对应的卡,工作人员称,这里没有,“这是小营业厅,可以去互助路营业厅咨询,那个网点大,是排队抽号的营业厅,如果那里办不了的话,估计西安都办不了。”

  疑点核实——

  移动手机卡到底该怎么办?

  8月7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按照移动营业厅工作人员所说,在中国移动手机营业厅搜索“号码铺子”,显示服务应用“二次号码焕新”,点开后为手机号与各APP的“号码一键解绑”。

  当天,记者联系10086,对于“号码铺子”的办卡方法,工作人员明确告知,手机号办理只能在营业厅办,“线上不能办”。对于手机卡号的使用时间,也明确“没有要求”。

  关于资费标准,工作人员说,这点无法告知,因为每家营业厅的资费都不一样,营业厅大小不一样,活动也不一样,大营业厅的活动就会多一些,线上和营业厅的标准也不一样,“可以给您联系附近大的营业厅电话,先咨询一下,问好再去。”

  月租40元,咋能买到最低消费112元的流量包?

  8月7日下午,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和李女士一起,联系到10086咨询她遇到的烦心事。工作人员说,可能李女士点到了流量包业务,系统也没提示最低消费,就订购上了,后来李女士取消了流量包,系统里就不在李女士的页面显示该业务了,所以李女士现在搜不到该流量包。“流量包是‘全民礼包10元尊享版’,40G,7月15日订购,7月16日取消,7月31日失效,8月就不享受了,所以流量也不会转到8月。全民礼包有112元的最低消费,没达到要扣差价,所以多扣了62元话费。”

  李女士6月4日取消了1000分钟通话,7月资费从100元月租降为40元月租。那么,40元的月租,根本不够112元的最低消费,为何李女士仍能订购成功流量包?

  工作人员表示,最低消费算6个月内平均费用,李女士7月份之前的六个月平均话费每月102元,“我们又给她加了10元,这样就够112元最低消费了,所以她能订购成功。”工作人员说,但因为实际上李女士话费只有40元,所以会多收62元最低消费金额,用来补差价。

  工作人员还说,这是“最优惠、最划算的”收费了。记者提出疑问,工作人员说,李女士的投诉已经记录了,反馈上去会有专人联系。

  8月7日晚10时许,李女士接到移动工作人员来电,称会以充话费形式退还李女士62元。

  律师说法——

  强制收取最低消费差价,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从保障用户资金安全和便利角度,销户退余额也应及时办理……

  移动行为涉嫌诸多违法之处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梳理出调查过程中遇到的疑似消费陷阱问题:

  1.以“反诈”为由,资费低的新卡不给办,声称“不收费”的副卡却能办;

  2.匹配不对标业务,强制收取用户最低消费;

  3.有消费者退款不给现金只充话费;

  4.购买当时就生效,退订次月才生效;

  5.注销手机卡想退余额,耗时俩月最少跑两趟;

  6.退订流量包,钱照收,剩余流量不给转至下月。

  8月8日,针对以上问题,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到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师赵良善。他认为:移动的上述种种行为涉嫌诸多违法之处。

  赵良善认为,工信部并未出台过相关政策限制办理低价手机卡来反诈,而移动以此为由拒绝为用户办理128元以下月租手机卡,缺乏法律依据,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规定,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赵良善表示,移动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强制收取最低消费差价,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及第十条规定,经营者应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真实信息,消费者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李女士订购流量包时未被告知最低消费要求,且在资费不达标的情况下仍能订购成功,随后被强制收费,这属于强制交易。

  赵良善介绍,根据《关于用户手机销户要求余额退现金申诉处理的回复》电信简(2007)85号文件规定,手机账户余额归用户所有,当用户要求对账户内金额进行支配使用时,通信运营企业应切实履行其配合义务,向用户退还账户内余额。移动公司无正当理由拒绝以现金形式退款,违反了上述规定。

  赵良善介绍,《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规范电信服务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除国际和港澳台漫游费用未出账等特殊情况外,确保在携号转出次月出账期结束后及时提供余额退还服务。虽然文件主要针对携号转网,但从保障用户资金安全和便利角度,销户退余额也应及时办理,移动要求用户销户“最少一个月后”才能退余额且需跑两趟,属于不合理设置障碍,侵害了用户权益。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佘欣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张佳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陕西“医保影像云索引共享”功能上线 实现影像数据互认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