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陕西咸阳原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墓 为该区域已发掘的最高等级同时代墓

来源:西安晚报 时间:2025-08-16 08:49:41 编辑:唐港 作者: 版权声明

image.png

墓志盖拓片

image.png

墓中出土的精美文物

  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陕西咸阳隋段文振墓发掘简报》和《周隋名将段文振生平及相关问题稽考》,考古专家指出,与北周和唐代相比,洪渎原上的高等级隋墓发现较少。段文振墓形制完整,遗物丰富,壁画精美,根据已发表材料,应为洪渎原甚至整个咸阳原上已发掘的最高等级隋墓。他的墓志是研究北周至隋代官制等的重要文献资料。

  墓葬壁画精美

  随葬器物丰富

  根据目前考古发现,与唐长安城隔渭河相望的洪渎原是北周至隋唐时期高等级墓葬的重要葬地,段文振墓坐落于此。这是一座南北向、带有多个天井的长斜坡墓道土洞墓,符合西安周边北周至隋唐时期大型墓葬的一般形制,加之线刻石门、精美壁画、大量陶俑的发现,可知墓主具有较高的品级和地位。虽遭严重盗掘,但随葬陶俑种类丰富,形态明晰,显示出较为明显的隋代晚期特征。

  专家介绍,2022年8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市渭城区底张街道陶家村西北发掘了一处隋唐时期家族墓地。该墓葬为“隋尚书右仆射、兵部尚书、左候卫大将军、光禄大夫、北平襄侯”段文振墓。共发掘段氏三代墓葬7座,均为南北向带天井的长斜坡墓道单室土洞墓,下葬年代从隋大业八年(612年)至唐景云元年(710年),自南向北辈分递减,排列有序。段文振墓位于墓地西南部,规模较大,壁画精美,随葬器物丰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该墓在壁画技法、墓志文辞和书法上均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值得深入研究。”专家特别指出,段文振墓为带5天井和2壁龛的长斜坡墓道单室土洞墓。石封门一组,门楣正面中部线刻兽面,圆目阔鼻,兽牙微露,两侧线刻凤鸟。墓道两壁、过洞正面及天井下部两壁均绘有壁画。墓道东、西两壁图像均为人物形象,包括步兵、骑兵、牵马侍从等,色彩鲜亮,描绘精细,形神兼备;墓道北壁绘门楼图建筑结构清晰,气势恢宏。

  考古专家将保存较好、图案典型的6幅壁画详述如下:墓道东壁持盾武士图,武士头戴虎头兜鍪;持幡武士图位于墓道东壁,二人头部分别转向前后两侧,神情肃穆,挺胸昂首,竖眉怒目;门楼图的门楼为单层门楼,歇山顶,正脊上有鸱尾;莲花图绘于第一天井北壁,莲花纹以莲花的立面形态展现,呈中心对称状;还有墓道西壁持盾武士图和拄刀武士图。

  该墓虽遭严重盗掘,但依然出土了近170件(组)器物,以俑、模型明器等陶器为主,包含少量铜、铁、玻璃、玉器及石门1副、石墓志1合。

  段家与李唐皇室多结姻亲

  隋末乱局或致其多子早亡

  “墓志内容翔实,与正史记载互为呼应,是研究北周至隋代官制、门阀制度以及朝代更迭和统一进程的重要文献资料。”专家指出,段文振是北周至隋朝将领,大将军段威之子,《隋书》《北史》均详细记述其生平战功。段文振家庭成员墓志的公布,特别是段文振本人墓志的出土,为深入研究这位名将的生平及相关问题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根据墓志,段文振官至隋兵部尚书,下葬于大业八年(612年)。史书的记录与墓志记述基本吻合,遗憾的是,墓志中并未记述段文振的享年、婚配和子嗣等内容。

  专家指出,段文振家庭的关系脉络基本清晰。不难发现段家与李唐皇室有很多姻亲关系,他的儿子段纶与高密公主成亲,这种关系可能与段家于隋末拥唐建功有关。而他的孩子世雅、世端、世弘等子的早亡也应与其卷入隋末乱局相关。专家认为段文振子辈在隋末唐初是有一定知名度的,但付出的代价却是年轻的生命,“这也就难怪成书于初唐的《隋书》和《北史》中出现明显的‘意犹未尽’之感,段文振孩子虽多,仅记寿命长、地位高的段诠、段纶二人。”

  征战吐谷浑为何不提?

  或与其族属有关

  纵观段文振一生,参与重大战事是他人生的高光时刻,北逐突厥,南定越嶲,西围吐谷浑,东征高句丽,这些战役无不重大,最终马革裹尸,可谓“功成于军旅,身没于军旅”的一代名将。他的墓志是研究当时重大史事的重要史料。

  考古专家指出,段文振一生参加的重大历史事件很多都被正史记载,有些甚至成为“史鉴”,也就是“历史的镜子”,可以为现实提供借鉴,为后世热议。但史书里他的本传中对于段文振“从征吐谷浑”有明确记述,但未明确记在墓志。重大战事中只有这次战事不写进去,这是有什么“隐情”吗?

  专家推测,隋炀帝时期,对吐谷浑的大规模用兵集中于大业四年(608年)和五年(609年)。对于这一重要战事,段文振墓志中却没有半字明言,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战另一主将张寿墓志中的记载很明确,专家研究推测,可能与段文振与吐谷浑的族群归属关系有关。墓志中的“难言之隐”,对于同宗同族的吐谷浑国,在国家利益和军人天职面前段文振不得不出征,但死后在墓志中隐而不提也算对共同祖先的一种告慰,对自身族群归属的另一种说明吧。

  他的墓志文辞华藻而且多用典故,书法稳健,文和字都是上乘之作。专家猜测到,北宋赵明诚写段文振碑文是潘徽所撰绝非空穴来风,从文风和经历来看,应该就是既善文章,又与亡者相熟悉的潘徽写的,潘徽是隋代著名学者,他奉隋炀帝之命为段文振撰写墓志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此外,段文振墓志书体欧体风格非常明显,考虑到欧阳询在大业年间为多名高级官员书写墓志或墓碑,专家暂时也将段文振墓志视为欧阳询大业年间的书法作品。

  文/记者 张潇 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



来源:西安晚报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