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可发电可污水利用还能处置垃圾 西北首个零碳智能服务区10月投用 年内还有多个服务区升级亮相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5-08-21 14:13:35 编辑:方正 作者:李琳 版权声明

作为西北首个零碳服务区,目前眉县服务区提质升级项目推进顺利,计划今年10月底正式投用,将成为践行“双碳”战略的生动实践。

面积大了车位厕位均大幅增多

在连霍高速眉县服务区提升改造项目现场,原先的服务区建筑已变了模样,取而代之的是南北两座正在崛起的现代化综合楼。

据介绍,这座总占地291.39亩的服务区,改造总投资达1.45亿元,自今年2月开工以来,各项工程按节点稳步推进,项目已经实现主体结构封顶,正全力推进二次结构施工,目前项目总体进度过半。改造后的服务区将迎来全方位提升,总建筑面积扩展到9816平方米,比原来增加3887平方米;车位从540个增至893个,厕位也由98个增加到162个,能更好满足司乘人员需求。

“零碳”服务区的陕西样本功能强大

眉县服务区的提升改造最大的亮点来自于“零碳”目标设想的实现,陕西交控集团拟通过此次西北首个零碳服务区的建设,为“零碳”服务区提供陕西样本。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北首个“风光储多能互补联供一体化零碳智能服务区”。

零碳建筑:构筑低耗节能基底。眉县服务区综合楼从建筑围护结构性能提升、高效低耗空调系统、绿色建材选用等方面展开系统性节能设计,建成后将成为全国首个服务区综合楼“零能耗建筑”示范工程,可实现全年建筑本体节能率≥35%,实现100%电气化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超过100%。

零碳能源:构建多能互补体系。项目采用“光伏+储能+风能+智慧管控”技术路线,建设2.41MW光伏发电站、2.4MWh储能系统及2台30kW风力发电机,配套88个充电车位,餐厅、汽修厂等设施全电气化。全年发电量约259万度,可完全覆盖200万度年用电需求,实现清洁能源100%自给。

零碳循环:污水全回用减排放。建成日处理250立方米的低碳污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全部用于绿化、冲厕,综合节水率超62.5%,每年减少COD排放约2.5吨、氨氮排放约0.4 吨,形成水资源闭环循环。         

零碳处置:垃圾全分类降成本。南北区各设1座8立方米地埋式垃圾压缩站,单站日处理能力20吨,压缩比达3:1 以上,生活垃圾100%分类收集处置,清运成本降低50%,实现固废减量化、资源化。

零碳生态:绿地扩面强固碳能力。服务区绿化总面积达 4.6万平方米,新增7969平方米,绿化率23.68%。通过竹子等高碳汇植物,结合生态优化技术,大幅提升二氧化碳固碳量与区域微气候调节能力。

零碳管控:智慧平台全链条优化。构建以“源-网-荷-储”协同为核心的综合能源智慧管控系统,实现水、电等能源实时监控、碳排放动态核算、清洁能源利用优化等功能,量化减排效果,提升管理效率,推动绿色可持续运营。

今年7月,眉县服务区提质改造项目已经通过了交通运输部第二批公路水路典型运输和设施零碳试点初步评估以及实地评估。

打造“陕西最美酒文化服务区”

除了实现自给自足的零碳目标外,此次改建还充分融合当地文化元素,实现服务区从交通服务功能向文化传播功能的跨越。眉县服务区所在地是周秦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又毗邻中国名酒“西凤酒”的核心产区,此次改造将以“诗酒驿站”为主题,将眉县服务区升级为西凤酒文化沉浸式体验节点,打造“陕西最美酒文化服务区”IP,使旅客深度感知“一滴西凤酒,半部华夏史”的文化魅力,实现“路过”变“留下”,“消费”变“记忆”的升级。  

年内还有多个服务区升级亮相

据悉,为全面落实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服务区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工作要求,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向交通、生态、旅游、消费等复合功能型服务区转型升级,不断提高服务区综合服务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求,陕西交控集团在今年内还先后实施了宁强、紫阳南、商洛北、横山服务区和安康北停车区等共6 处服务区(停车区)作为首批提质升级项目,项目总投资(批复预算)6.13亿元,目前项目工程总进度已达到70%,横山服务区计划于2025年8月底交付运营,宁强、商洛北服务区于9月底交付运营,紫阳南、眉县服务区于10月交付运营,安康北停车区于12月交付运营。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琳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