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和中国工程院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分别为639人和660人。本次增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名额各不超过100名。
其中,陕西有18人入围202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30人入围中国工程院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在陕西入围202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数学物理学部(1人)
西北工业大学 杨坤德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人)
西北大学 李保国
地学部(3人)
西北大学 董云鹏
西北大学 王宁练
西北大学 张兴亮
信息技术科学部(2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马建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张进成
技术科学部(11人)
西安交通大学 别朝红(女)
西安交通大学 陈雪峰
西安交通大学 黄佐华
西安交通大学 单智伟
西安交通大学 王秋旺
西安交通大学 王铁军
西安交通大学 吴宏春
西安科技大学 邓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胡昌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李安桂
西北工业大学 齐乐华(女)
在陕西入围中国工程院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8人)
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 冯军
西北工业大学 何国强
西北工业大学 苑伟政
西北工业大学 祝小平
西安交通大学 梅雪松
西安交通大学 赵玉龙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王彬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赵祥模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2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马晓华
西北工业大学 杨益新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6人)
西北工业大学 介万奇
西北工业大学 岳珠峰
西北工业大学 张秋禹(女)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李振国
西安理工大学 梁淑华(女)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刘向宏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6人)
西安理工大学 罗兴锜
西安交通大学 荣命哲
西安交通大学 苏光辉
西安交通大学 严俊杰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尚建选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王香增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3人)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李国良
西安理工大学 李占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王怡(女)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1人)
西安交通大学 马建中
农业学部(2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黄丽丽(女)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吴晓民
医药卫生学部(2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李云庆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朱平(女)
候选人高会军:从中专生逆袭到博导
记者注意到,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高会军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推荐人为段广仁。所属学部为信息技术科学部。这也是他继2023年之后再度入围中科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高会军的逆袭故事,曾引众人赞叹。10年时间,他从一名中专生,成长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导。
公开资料显示,高会军,哈工大航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香港大学荣誉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IEEE会士,担任IEEE工业电子学会副主席、IEEE工业电子学汇刊共同主编,是IEEE系统人与控制论学会的杰出演讲人。
高会军长期从事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2014年和2008年作为第一完成人和主要完成人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青年科技奖、陈嘉庚青年科学奖、科学探索奖等荣誉。
高会军2021年7月当选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时就曾引起社会舆论关注。翻看高会军的简历,不少网友惊讶于他的励志,在评论中称赞“yyds”“现实版的凡人成神之路”。
1991年,15岁的高会军在初中毕业后,选择进入陕西的一所中专。1995年7月,中专毕业后,进入一家工厂当磨工。但他并未止步于此,在工厂时立志通过自学考试拿到本科文凭。最终在1998年,高会军15门课全都一次通过,获得了机电一体化工程专业本科学历。
高会军此后的人生继续不断突破:29岁那一年,他成为哈工大历史上唯一一位由讲师直接破格晋升为教授的学者,同时也是最年轻的博导;2014年,他被评选为17位世界最具影响力科学家之一;2021年科学探索奖“信息电子”领域奖项获得者,成为哈工大第二位获此殊荣的青年科学家。
文汇新闻客户端曾如此点评:高会军用短短十年的时间完成了由一名中专生到教授的跨越。这一切,都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汗水,也正是他坎坷、曲折的求学经历培养和锻炼了他坚韧不拔、勤奋踏实、刻苦钻研的工作作风。他的事迹为身边的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树立了榜样。
在知乎上,有匿名用户表示:高会军是出了名的勤奋。读博期间早上一直是6点起床,7点准时坐在电脑前工作。
“常怀危机感,脚踏实地行动;秉承细节决定成败的态度,细心做事;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有信心,执着不放弃。”总结多年的科研经验,高会军说,做人、做事、做学问都要像哈工大校训说的那样“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据澎湃新闻
“新三样”科创界廉玉波、吴凯、李振国入围
有记者注意到,以太阳能蓄电池、锂离子蓄电池和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产业领域,多位学者入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例如,比亚迪集团首席科学家廉玉波、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2023年均入围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名单,此番廉玉波、吴凯也再度入围。
廉玉波出生于1964年4月,1986年7月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修飞机制造工程,获学士学位,并于2000年9月获南京大学高级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
廉玉波曾在中国汽车研究中心任职参与设计,历任上汽仪征汽车公司副总工程师、上海同济同捷汽车设计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并于2004年2月加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今年7月,比亚迪发布公告,廉玉波将担任公司首席科学家职务,辞去副总裁职务,继续担任公司汽车总工程师、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职务。
吴凯出生于1968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博士。1992年至1998年任武汉理工大学讲师;1998年至2002年,任东莞新科磁电厂研发经理;2002年至2004年,任东莞新能源电子研发经理;2004年至2012年任东莞新能源研发总监;2012年8月至2015年11月任宁德新能源技术副总裁;2015年12月至2023年6月,任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副总经理。6月21日,宁德时代公告称,近日收到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吴凯的辞职报告。辞任后,吴凯仍继续担任公司首席科学家,同时将担任公司电化学储能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来自光伏行业的李振国此番也入围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名单,所属单位为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名渠道为中国科协。
李振国,男,汉族,出生于1968年5月。1990年,李振国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2004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2000年2月,创立西安新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隆基绿能前身),先后担任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首席技术官、中央研究院院长。
李振国长期致力于光伏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工作,主导和参与多项关键技术的研发,推动单晶硅棒、硅片、电池等环节多次取得系统性突破,为行业的降本增效乃至光伏度电成本的降低作出了积极贡献。
今年5月26日,光伏龙头隆基绿能宣布高层人事调整,创始人之一的李振国辞去董事、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职务,将专注投入公司研发和科技管理工作。 据澎湃
编辑:魏檀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