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综合新闻 > 正文

健康惠民直达村镇 江苏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陕南显成效

综合新闻 三秦都市报 2025-08-29 07:03:09
A1 A2 A3

  巍峨秦岭,见证着一场跨越千里的健康守护。自2022年中组部部署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以来,江苏集结南京、常州、南通、淮安等4个设区市10家三级医院精锐力量,先后选派4批次105名帮扶队员,对口帮扶陕西略阳、紫阳、岚皋、丹凤、柞水5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人民医院。

  累计开展516项新技术新项目,新建临床专科36个,培训医务人员2.08万人次……三载耕耘,医疗队以技术为犁、以仁心为种,以“组团式”帮扶为纽带,以“江苏所能”回应“陕西所需”,让“大病不出县”的愿景照进陕南山区的现实,书写了东西部协作的动人篇章。

  管理升级:引入现代医院机制

  帮扶团队将江苏医院管理模式深度引入县域医院,推动制度与流程优化。略阳县医院推进“三化”管理理念——技术精准化、学科系统化、人才梯队化;岚皋县医院建立35项管理制度,修订72项核心规章,实现绩效考核与现代医院运营管理对接;丹凤县医院推行科主任南京轮训制,124名骨干赴南京学习管理经验,并带回18项新技术;柞水县医院建设互联网医院,心电“一张网”覆盖全县,实现远程影像会诊和精准诊疗。

  帮扶专家推行“1+N”师带徒模式,培养本土医生独立开展高难度手术。在略阳县,医生已能独立完成脑血管造影;岚皋县医生完成县级首例3D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并累计开展30余例高难度手术,填补技术空白。

  紫阳、丹凤、柞水县团队定期开展手术示教、医学生跟岗、医校联合授课,形成持续培养机制。

  三年来,各帮扶团队锚定制度重构与管理升级,“带土移植”江苏医院的科学理念和管理经验,制定、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427项,培养管理人才,显著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利用信息化技术,帮助受帮扶医院建设信息系统,创建互联网医院,为县域医院注入发展新动能。

  基层服务:健康惠民直达村镇

  各县医院通过智慧医疗和远程会诊,将优质医疗资源延伸至基层。

  紫阳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帮扶专家指导下,实现“急性心梗救治不出县”,心脏介入技术填补40项县域技术空白,累计挽救数百名患者生命。

  岚皋县引入全套关节镜设备,开展前交叉韧带重建、肩关节镜下修复等13项新技术,解决骨关节疾病治疗短板,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诊疗服务。

  丹凤县医院在南京专家带领下,完成首例九旬老人小肠切除+疝修补术,并实现腹腔镜肝切除、心脏起搏器患者疝手术等多项技术突破。

  柞水县人民医院新建和扩建9个急需科室,完成新技术138项,包括腹腔镜微创、妇科微创及康复新技术,让县域医院综合能力大幅提升。

  在略阳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略阳县人民医院帮扶院长陈卓带领团队成功开展颈动脉支架植入术、颅内动脉瘤手术及急性脑梗取栓手术。

  便民药房实行零差价服务,累计服务群众7万余人次,提供药事咨询9.3万人次,为群众节省药费140余万元。紫阳县人民医院“苏陕协作”模式被评为国家卫生健康委2024年度“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优秀案例。

  据了解三年来,各帮扶团队累计实施培训讲座998次、培训医务人员2.08万人次、师徒结对142对,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用得上、留得住”的本土高水平医疗骨干队伍。略阳县人民医院帮扶院长陈卓说:“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带来新技术,更要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李冉 张羽 本报记者 朱娜娜



来源:三秦都市报

编辑:张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5天10场大戏!三意社下乡演出 甘肃再掀秦腔热潮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