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安晚报 时间:2025-09-01 06:29:38 编辑:魏檀 版权声明
电商平台已成为农户重要的销售渠道 鄠邑区农培中心供图
葡萄园里硕果累累
秦岭北麓,渭水之南。阳光穿透浓密的葡萄枝叶,在鄠邑区十万亩果园里投下斑驳的光影。果农们穿梭于藤架之间,手中剪刀开合之声不绝于耳,一筐筐“户太八号”“阳光玫瑰”被小心地搬运上车……连日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空气里弥漫的甜香,预示着丰收季已然到来。
在这片被誉为“葡萄生长黄金地带”的土地上,西安现代农业发展正结出累累硕果。近年来,我市围绕“稳面积、提品质、增效益”发展思路,构建起以5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2个市级示范园区和60余个百亩标准化果园为支撑的葡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如今,丰收的果实正通过多元化的销售路径,快速走向全国市场,成为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
电商赋能 小“屏幕”打开大市场
8月26日,清晨6时许,鄠邑区的葡萄园里已是一片繁忙。
“高素质农民”张宇浩一边检查果品质量,一边通过手机接单。“今天有北京的客户下单50箱,下午必须发走。”张宇浩告诉记者,他创建的“默然精选”电商平台,如今已成为当地农户共享的销售渠道。
在附近的一处果园里,种植户张超正按照电商标准精心挑选果实。“过去只会种不会卖,现在通过宇浩的平台,我的葡萄能卖到上海、广州。”张超一边说,一边打开手机向记者展示最新订单。“昨天发了30多箱,最远到哈尔滨。”他说。
“我们通过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重点强化电商运营能力培训。”鄠邑区农业培训中心主任张存花告诉记者,目前已有百余名学员掌握了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等新技能,带动周边500余户农户实现线上销售转型。据统计,今年“葡萄季”开启以来,当地电商日均发货量已突破2000件,同比增长约40%。
抱团销售 “金果子”引得客商来
不仅如此,传统的批量销售渠道同样繁忙。
8月25日,在位于鄠邑区蒋村街道的集中收购点,来自上海的水果采购商李典仔细查验着葡萄的品质。“我每天在这里采购,通过冷链物流,36小时就能摆上上海超市的货架。”李典说。
高素质农民服务队负责人王战穿梭在人群中,他一边对接客商,一边组织农户送货。
“我们组建的服务队,专门帮助散户对接大客户,实现规模化销售。”王战翻开笔记本,页面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近日的销售数据:8月6日,上海客商采购2万斤;浙江客商1.6万斤;西安本地超市1万斤……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种“抱团销售”的模式,有效提升了种植户的议价能力。种植户朱园园欣喜地告诉记者:“客商一次性收购了我家三分之二的葡萄,再也不用为销路发愁了。”
在收购现场,鄠邑区农业培训中心主任张存花和高素质农民们一起忙碌,她笑着告诉记者:“在整个葡萄生长期,我们从产前、产中全方位护航葡萄产业发展,到成熟季大家通过‘抱团销售’方式,让葡萄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子’,为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模式创新 “易货”贸易拓新路
在位于鄠邑区玉蝉街道的西安锦洋生态葡萄园,一种创新的“易货模式”正在进行。
据西安锦洋生态葡萄园负责人张党会介绍:“我们去年开始尝试这种模式,开园10天即完成了80%的葡萄销售,效率高、省心省力省事,今年提早布局‘易货联盟’各个平台,园区所有葡萄都通过这些平台销售。”
记者了解到,这种“易货模式”是指与临潼石榴、周至猕猴桃等优质果品的园区,以及西旅集团等平台形成“易货联盟”,通过共享客户、互助销售等方式,提升葡萄销售效率。
8月22日,记者在西安锦洋生态葡萄园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葡萄进行修剪、装袋,再由快递员密封、装箱、贴码,发往全国各地的合作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为保障物流效率,园区与重点物流企业合作设立了打包点。正在打包的一位物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近,每天都要发走上千件货物。”
品质筑基 标准化生产赢口碑
多元销售渠道的背后,是西安葡萄产业对品质的执着追求。在鄠邑区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当地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
“我们坚持使用富硒生态种植技术,加大有机肥投入,采用生物防治技术,持续改良土壤。”张党会拿起一串葡萄介绍道。
品质的提升让葡萄产业的影响力、知名度持续扩大。
8月中旬,在未央区谭家街道香克林社区香克林小镇广场,户县美丽乡村种植专业合作社带来了优质的葡萄产品。
“让社区群众吃到我们早晨从园子里新鲜采摘的葡萄,好葡萄‘一传十、十传百’,通过口碑传播,这也是我们扩大销售途径的一种好方式。”户县美丽乡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田鹏飞说。
田鹏飞所负责的合作社产出的“户县葡萄”,不仅进入省外高端市场,而且通过响应我省水果营销市场体系建设相关方案中“进社区”的号召,在本地市场也备受青睐。
记者注意到,田鹏飞向在场群众着重介绍了“户县葡萄”的特点。“我们的产品通过扫码就可以实现溯源,品质更有保障,安全性也更高了。”田鹏飞说。
“我们将继续深化高素质农民培育,推动电商销售、大宗采购、模式创新协同发展!”鄠邑区农业培训中心主任张存花如是说。
夕阳西下,鄠邑区的葡萄园依然热闹。快递车辆忙碌穿梭,直播间的灯光陆续亮起,采购车辆前来装货……从传统种植到智慧农业,从单一渠道到多元销售,西安葡萄产业正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一颗颗来自秦岭北麓的“紫色珍珠”,正通过无数新农人的双手,跨越山河,甜蜜万千消费者。
首席记者 骆妍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