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考古新发现|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 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5-09-05 15:03:11 编辑:方正 作者:马虎振 版权声明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其中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发现7座家族墓,均遭严重盗扰

  2022年8月,为配合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土地储备工作,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市渭城区底张街道陶家村(现属空港新城管辖,已拆迁)西北发掘了一处隋唐时期家族墓地。根据出土墓志,该墓葬为“隋尚书右仆射、兵部尚书、左候卫大将军、光禄大夫、北平襄侯”段文振家族墓。

屏幕截图 2025-09-05 003743.jpg

  项目负责人朱瑛培介绍,今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所在的洪渎塬是北朝至隋唐时期高等级墓葬的集中葬地,段文振家族墓地就坐落在洪渎塬东南区域。

  墓地所处地势北高南低,已发现段文振和其夫人以及子辈、重孙等墓葬7座,惜均遭严重盗扰。

  这批墓葬下葬年代从隋大业八年(612年)至唐景云元年(710年),自南向北辈分递减,排列有序。

  墓葬均为南北向带天井的长斜坡墓道单室土洞墓,其中段文振和其夫人墓位于墓地最南部,辈分最高、规模最大,遭盗掘最为严重。

  段文振及其夫人墓葬,壁画相对保存较好

  段文振墓为带有5个天井的土洞墓,水平总长近60米,墓室平面呈正方形,面积约4米见方,底铺条砖,深近15米,残留墓志、石门、陶俑等随葬器物。第5天井下对称分布两座壁龛,龛内出土骑马俑、男立俑、侍女俑以及家畜、家禽等陶俑。墓室四壁原应绘有壁画,但已破坏殆尽。墓道两壁、过洞正面及天井下两壁均绘有壁画,其中墓道两壁壁画保存较好,内容多与军旅有关,均为人物形象,包括步兵、骑兵、牵马侍从等,色彩鲜亮、描绘精细、形神兼备。

  段文振墓东为一座七天井土洞墓,两墓相距约8米。该墓水平总长约50米,墓室面积约4.2米见方,深约12米,底铺条砖,但遭严重破坏,残留玉佩饰、玻璃小瓶、陶俑等随葬器物。第6、7天井下各有两座壁龛,对称分布,龛内出土骑马俑、男立俑、侍女俑、胡人、骆驼以及家畜、家禽等陶俑。墓道两壁、过洞正面及天井下两壁均绘有壁画,其中墓室四壁壁画保存较好,均为侍女和宦官形象。该墓虽未出土墓志,但据其与段文振墓的位置关系以及壁画、俑群显示的下葬年代,很可能为段文振长子段诠墓志中所载逝于唐贞观五年(631年)的“太夫人”之墓,即段文振夫人墓。

  另外,在段文振及其夫人墓墓道南端不远处还发现了盘龙状碑座。

  子辈墓葬位于段文振和其夫人墓以北,包括世雅、世端等三子。重孙孝逸夫妇墓位于更北部。这些墓葬亦被严重盗扰,残留随葬品主要有墓志和陶俑。

  朱瑛培说,段文振是北周至隋的一代大将,他的墓葬是五天井高等级隋墓,随葬了非常丰富的陶俑和精美的壁画。隋代的壁画在之前发现得非常少,隋代壁画墓和隋代壁画的发现,为研究隋代的艺术包括后来隋唐艺术发展和源流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材料,也为研究相关的艺术史和壁画绘画史提供了非常明确的材料。

  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屏幕截图 2025-09-05 003324.jpg

  朱瑛培介绍,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我们是基于这几个证据来推断的:首先,是根据欧阳询在相近时间段比如他在大业七年为其他人所书的墓志。我们对比了字体的间架结构,书法风格非常相似。第二,是根据历史记载,欧阳询在隋代的时候为很多有名的大臣书写了墓志碑文。第三,《金石录》明确记载,段文振的碑是欧阳询书写的。所以综合这几方面的情况,我们判断段文振的墓志可能也是欧阳询书写的。”

  段文振其人:名起于军旅,身没于军旅

  朱瑛培介绍,段振,字文振(史载字“元起”),仕于周隋,为当世名将。《北史》《隋书》虽有传,但记载寥寥,本次发掘为研究段文振生平及其家族历史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实证资料。

  “段文振一生戎马倥偬,参与了北周伐北齐、平定尉迟迥之乱、隋灭陈、北逐突厥、南定越嶲、西围吐浑等重要战役,最终病逝于东征高丽途中,可谓名起于军旅、身没于军旅,为维护统一、定边安塞做出了重要贡献。”

  “段文振家族墓地虽遭严重盗掘破坏,但其墓葬结构以及劫后残留的墓志、石门、壁画、玉器、玻璃器和陶俑群为研究周隋之际的礼制、官职、文化、经济及其所反映的朝代更迭、社会变化和门阀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马虎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