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每天早上醒来嘴角都有白色分泌物,网上说是对牙膏过敏,这是真的吗?”随着9月20日“全国爱牙日”临近,口腔健康话题再度引发关注。针对“嘴角白垢是否为牙膏过敏”的疑问,记者专访了西安市红会医院口腔科主任高艾玲,同时结合日常刷牙的常见误区,为市民送上科学护牙指南。
牙膏过敏可能伴有这些症状
“嘴角出现白色分泌物,不能简单归咎于牙膏过敏。”高艾玲解释,这种情况多是因为夜食之后消化不良引起的,还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秋冬季节气候干燥,嘴唇及口角周围皮肤黏膜水分流失快,若未及时补水或涂抹润唇膏,容易导致局部皮肤干裂,进而出现白色分泌物;饮食不均衡导致的B族维生素缺乏,尤其是维生素B2不足,会影响皮肤黏膜的修复能力,也可能出现白色分泌物;此外,牙齿排列不齐、有缺牙或假牙不合适等情况,会导致口腔闭合时留有缝隙,唾液持续溢出,长期刺激口角皮肤,同样会形成白色垢状物。
至于牙膏过敏,高艾玲表示,这种情况很少发生,少数人可能会对牙膏中的氟化物、薄荷醇、防腐剂等成分过敏,但是过敏还可能出现口角红肿、瘙痒、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不只是白色分泌物的问题,应该很好分辨。高艾玲强调,若嘴角白垢伴随明显疼痛、红肿、糜烂,或持续超过一周未好转,应及时就医。
口腔健康需要全方位呵护
针对如何正确刷牙,高艾玲指出,门诊中很多患者存在“无效刷牙”问题,看似完成了清洁动作,却因方法错误让牙菌斑残留,长期下来易诱发龋齿、牙周炎等口腔疾病。
“最常见的误区就是‘横刷法’用力猛蹭。”高艾玲举例说,很多人刷牙时习惯来回“拉锯”,觉得用力越大刷得越干净,实则这种方式如同用砂纸磨损牙釉质,不仅无法清除牙龈沟、牙齿邻面的菌斑,还会导致牙齿敏感,甚至在牙颈部刷出“楔状缺损”,出现冷热酸痛的症状。她建议采用“巴氏刷牙法”,将刷毛与牙齿呈45度角对准牙龈沟,以轻柔力度做小幅度旋转颤动,每次只刷两三颗牙,逐颗清洁,既能有效清除菌斑,又能保护牙齿和牙龈。
只刷牙齿正面,忽略隐藏“死角”,是另一大常见误区。高艾玲介绍,大多数人刷牙时注意力集中在牙齿外侧面,却漏掉了牙齿内侧和咬合面这两个关键区域。牙齿内侧靠近舌头,更容易堆积菌斑,长期不清洁会导致内侧龋齿;而磨牙咬合面的窝沟较深,食物残渣易嵌塞,若清洁不到位,极易引发窝沟龋。“正确的做法是分区域刷牙,外侧面用巴氏刷牙法清洁,内侧面将刷毛竖直后同样旋转颤动,咬合面则来回轻刷,确保每个面都刷到,这样才能全面清除牙菌斑。”高艾玲说。
此外,牙刷“超期服役”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高艾玲透露,很多人的牙刷使用超过3个月,甚至用到刷毛变形才更换。但牙刷使用时间越长,刷毛间残留的食物残渣和细菌就越多,不仅无法清洁牙齿,还会将细菌“刷”回口腔,增加感染风险。“建议每两三个月更换一次牙刷,若刷毛提前变形、分叉,需立即更换;每次刷完牙后,要用清水彻底冲洗牙刷,刷头朝上晾干,避免细菌滋生。”
除了正确刷牙,高艾玲还提醒市民,口腔健康需要全方位呵护。日常应搭配使用牙线清洁牙齿邻面,因为牙刷刷毛无法深入牙缝,牙线能有效清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菌斑;饮食上要减少甜食、碳酸饮料的摄入,避免食物残渣发酵产酸腐蚀牙齿;同时,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龋齿、牙周炎等问题,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首席记者 马相
编辑:张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小伙乘高铁有票“无坐垫” 之后发现被大妈用塑料袋“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