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第三届西安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拉开帷幕。本届博览会以“秦系银龄 怡养长安”为主题,展览面积3.2万平方米,较去年规模翻倍。展会设置12个展区,吸引了500余家国内外企业、机构参展。
12大展区 一站式体验“未来养老”
本届老博会设置了智慧养老、康复辅具、旅居康养等12个特色展区。步入展馆,仿佛置身一座“银发生活实验场”,从政府政策到生活细节,从高科技产品到日常小物件,构成了完整的养老产业生态链。
AI与物联网无疑是本次展会的“主角”。智能行走机器人、脑机智能电动轮椅、远程健康监测设备等,勾勒出“居家—社区—机构”联动的智慧养老网络。同期举行的15场高端论坛,聚焦银发经济、医养结合、智慧养老等议题,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围绕行业趋势碰撞观点,为这场“银发盛宴”增添了思想深度。
在展馆里,最热闹的要数“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展区”。
“飞燕,你好。”“哇,你好啊,你在忙些什么啊?”
人形多模态交互机器人“飞燕”和桌面萌宠机器人“小优”成了全场“顶流”。它们眨着“眼睛”,还能握手、聊天,引得围观的中老年观众纷纷伸手互动。
市民赵先生看得目不转睛:“我平时上班忙,快80岁的老爸一个人在家,就想买个能陪他聊天的机器人。”
据上海归墟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介绍,“飞燕”具备视觉、听觉、语言三重感知能力,可进行情绪识别与共情回应,还能提醒服药、监测健康数据,遇到突发情况会自动呼救或提供健康提醒。另一款机器人“小优”则以桌面宠物造型俘获了不少老人的心。
除陪伴型机器人外,康复训练机器人、智能护理床、远程健康监测设备也集中亮相,展现了科技为养老生活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在康养产品展区,随处可见充满“小心思”的创新设备。一款看似普通的手表,能实时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指标异常时会自动报警;智能药盒能准确提醒老人服药,并通过APP通知家人;便携式心电图仪则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基础心脏检查。
细节里的安全:适老化改造
与智慧养老展区的“科技感”不同,适老化改造展区更“接地气”,因直击“老年人居家安全”这一核心,吸引了大量有改造需求的市民驻足咨询。在陕西本土企业“秦美家”的适老化数字体验空间,一套1:1还原的适老化住宅模型,直观展示了如何通过细节改造,让居家环境更适合老年人生活。
“很多人不知道,跌倒已成为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且80%的跌倒发生在家里,尤其是卫生间、厨房、客厅这些高频活动区域。”“秦美家”客户经理孙靖雯一边向参观群众讲解,一边引导大家观察模型细节。记者看到,模型卫生间内有一款坐式淋浴器,背板可折叠、背部带喷水口,还能置入沐浴椅,搭配L型扶手与可多角度调节的淋浴喷头。“老年人腿脚不便,这款淋浴设备很受老年朋友欢迎,可多角度调节的喷头,能大大提升洗浴安全性与舒适度。”孙靖雯说。
据介绍,从咨询情况看,市民最关注的是地面防滑改造与卫生间适老化升级。
三秦“老友记”成员成了“体验官”
在老博会上,本报组织的50余名三秦“老友记”成员化身“体验官”与“顾问”,穿梭在各个展厅:既为参展市民提供引导服务,也为参展企业反馈了真实的用户需求,成为展会与老年群体间的“桥梁”。
今年72岁的王阿姨是“老友记”成员之一,她告诉记者,逛了一天老博会,最让她心动的是智慧养老展区的AI护理机器人和陪伴机器人:“现在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照顾老人的时间有限,有了这些机器人,能帮子女分担不少,老人也有人陪,不孤单。特别是能护理的机器人,能帮老人翻身、擦身。”王阿姨表示,已记下感兴趣的产品信息,回去后会和子女商量,考虑给家里老人购买。
75岁的杨阿姨因照顾90多岁的母亲,对适老化改造展区和康养产品展区格外关注:“我母亲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家里卫生间没有扶手,每次看她洗澡都担心滑倒。今天在展会上看到适老化改造方案,觉得很实用,回去就打算联系企业,给家里卫生间加装扶手、改造成防滑地面。”杨阿姨还对智能药盒很感兴趣,“我母亲每天要吃好几种药,经常记不清有没有吃,有了智能药盒,我就能通过手机知道她有没有服药,可以及时提醒。”
“老友记”成员的反馈,也成为参展企业优化产品的重要参考。不少企业负责人特意邀请“老友记”成员体验产品、听取意见。“老年人的使用体验是我们产品研发的核心,‘老友记’成员的反馈最真实、最接地气,能帮我们发现产品设计的不足。”一位产品经理表示。
从能握手聊天的“飞燕”机器人到防滑地砖,从可折叠的助力轮椅到智能药盒,这场“老博会”不仅是科技盛宴,更是一幅未来养老生活图景。它让人们看到,养老不只是“被照顾”,更是一种有科技加持、充满温度的生活方式。
文/图 本报记者 朱娜娜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03 陕ICP备05001925号-1 陕新网审字[2002]004
编辑:张佳萌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