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起点新闻 时间:2025-09-26 10:18:38 编辑:王莉文 版权声明
当地时间7月1日,比亚迪首个亚洲以外乘用车工厂在巴西卡马萨里正式首车下线,中国品牌全球化的引擎已然全速运转;
9月初,小米AI眼镜最新固件升级带来的“看一眼支付”功能,让支付瞬间完成,足以重塑消费者的支付习惯……
这些生动案例折射出中国民营企业正以创新为引擎,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比亚迪首个亚洲以外乘用车工厂在巴西卡马萨里正式首车下线。(资料图)
创新不是选择题,而是民营经济进阶的必答题。9月25日至27日,2025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大会暨知名民企助力陕西高质量发展大会在西安召开。一场关于信心、关于合作、关于未来的“创新之约”,正待全国民营企业家与陕西共同书写。
活力满满: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关于民营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常被用“56789”来概括,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就业、90%以上的经济主体数量,可谓我国经济社会的大盘和底盘。
“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今年2月17日,在北京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部署,为做好民营经济工作、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指明前进方向、注入强大动力。
全国工商联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截图)
8月28日,全国工商联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和相关调研分析报告显示,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营业收入总额达43.05万亿元;户均营业收入861.02亿元,较上年增长2.72%;净利润合计1.80万亿元,户均净利润36.05亿元,增长6.48%……
榜单之中的民营企业的亮眼成绩,既是中国经济活力与韧性的具象化表现,也真实验证了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源。
在此背景下,2025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大会暨知名民企助力陕西高质量发展大会的举办,恰逢其时,值得期待。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
据了解,本次大会创新设置“1+5+3”模式,其中“1”是主会场,重在宣示理念、发布成果、创新驱动、聚力陕西;“3”是精心设计了3条考察线路,涵盖科技创新平台、重点产业链企业、地方特色产业项目;“5”则是围绕计算机通讯、汽车制造、能源化工、农业畜牧业、生物医药五大领域设置的产业平行专场,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表示,2025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大会暨知名民企助力陕西高质量发展大会将是一场汇聚民营经济发展智慧,整合创新资源的盛会,势必会点燃陕西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大语言模型DeepSeek
创新破局:民营企业勇当发展“排头兵”
从华为打破安卓和iOS垄断,到人形机器人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从百亿票房版“哪吒”接棒爆款3A游戏版“悟空”,到大语言模型DeepSeek在全球AI界引起轰动……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一批民营企业在科技领域崭露头角,展现出中国科技的强劲实力与无限潜力。
在宇树科技,宇树G1人形机器人学会了“反重力”模式:在任意动作序列下,稳定性大幅提升。配合此前学会的“鲤鱼打挺”,以及太极、格斗扫腿等武术动作,直接化身“赛博武术大师”。
宇树G1人形机器人学会了“反重力”模式。
在宇田石油,其引进并应用的地震勘探技术就像给地下做高精度的“CT”,不用挖地三尺就能看到地下哪里有油,仅四五年时间就完成了过去十年的勘探工作,成本降低一半。
……
作为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不断激发向“新”提“质”的动力,以创新力赋能生产力。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黄立表示,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市场敏感度高,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主体。
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黄立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累计培育60.5万家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49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扩大至92%以上。民营企业发展向好,成为我国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
搭好平台:陕西激活民营经济“新引擎”
千年丝路,商贾往来。重视并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早已成为陕西的优良传统。如果说“56789”是中国民营经济整体实力、市场竞争力、创新能力、就业吸纳能力的生动写照,那么在陕西,民营经济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
数据显示,2024年陕西省民营经济增加值为17581亿元;截至2025年6月底,陕西省民营经济主体超580万户,其中“五上”民营企业31689户,占省内“五上”企业总数的86.9%。
与此同时,作为科教大省,陕西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全力抓好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和西安“双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三项改革”点火器作用,加快构建科技创新全链条服务体系。
西北工业大学罗剑团队科研成果成功转化,孵化出国内首家量产薄膜铂电阻的企业;西安石油大学教授严正国团队研发的VideoLog可视化测井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在多个油井实现应用……
西北工业大学罗剑团队
在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陕西各类创新主体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热情得到极大激发,一大批科技成果被及时应用到产业中。截至2024年底,陕西省累计单列成果10.6万项,转移转化3.6万项,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居全国第十,科技活动产出水平居全国第四。
坚持因地制宜因产施策。陕西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还离不开一以贯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离不开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
2023年以来,陕西相继出台了《大力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十条举措》《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七大行动”实施方案》《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七条措施》等政策措施,创新民营经济服务模式,建立规范化政企沟通渠道,为民营企业提供高效、便捷、透明的政务服务,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陕西省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七大行动”实施方案》(截图)
“作为外地企业,落地西安曾让我们心里打鼓,没想到政府全程护航,70天就实现了从摘地到开工建设。”西安天大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文娟对于项目落地陕西,并实现快速开工表达了极大认可,“政府在土地报批‘黄金期’提前介入,多部门协同提供全流程辅导,让我们真切体会到何谓陕西‘温度’和‘速度’。”
一项项部署正形成合力,让更多民企敢创新、愿创新。
全国工商联人工智能委员会轮值主席、商汤科技董事长徐立表示,作为西部创新高地,陕西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做支撑,更在数字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中迸发出强劲势能,民营经济早已成为推动陕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全国工商联人工智能委员会轮值主席、商汤科技董事长徐立
搭好台,做好服务。陕西省工商联党组成员、秘书长王志鹏说,大会结束后,陕西省工商联还将重点加大常态化联络、项目跟踪、产业协同、智库支撑、品牌培育等五方面工作力度,做好“后半篇文章”,使之成为陕西汇聚创新资源、展示开放形象的战略支点。
9月的三秦大地,秋高气爽,硕果盈枝。2025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大会不仅是一场思想盛宴,更是一座合作“金桥”——让前沿技术与应用场景握手,让资本链与产业链碰撞,让“陕西制造”与“中国智造”同频共振。
起点新闻记者 李卓然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