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武汉 时间:2025-10-10 14:33:03 编辑:王信 版权声明
国庆中秋假期,亚洲最大的专业货运机场——花湖国际机场(以下简称花湖机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货邮吞吐量突破1.4万吨,创下历史新高。其中,仅国际货运就超过7600吨,同样刷新纪录。
8天192小时,这里灯火通明,引擎轰鸣。
高峰时,几乎每隔三分钟就有一架全货机呼啸起降。
10月9日晚,一架西班牙籍货机正在花湖机场装载货物。长江日报记者史伟 摄
长江日报记者实地探访,见证花湖机场8天的繁忙,也清晰感受到:这座航空枢纽带来的变化,正从跑道两端延伸至周边产业园,并走进市民的日常生活。
10月1日下午2时20分,27岁的谢东华盯着手机,直到“货物已到港”的提示弹出,他才长舒一口气。近6小时前,一批电子产品从这里起飞,现已稳稳降落在印度德里。“假期第一单,开了个好头!”这位来自广西玉林的年轻人,去年才随鄂州龙耀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来到鄂州。他的工作是为货物进出口开展航空代理服务。
“刚来时,我们公司每个月代理的货量才1000吨。”谢东华说,“现在航线多了,客户也多了,每月5000吨都打不住。我们干脆在机场旁设了前置仓,就为了快一点、再快一点。”如今,仅飞往印度的航班每周就有20多趟,还总是供不应求。
假期的繁忙,只是花湖机场日常运转的一个缩影。
10月2日晚9时,马耳他航空的机组人员走过边检通道,执勤民警徐金龙看着他们,不禁感叹:“投运才3年多,花湖机场的国际航线就有48条,通达五大洲。”他清楚地记得,第一年全年国际航班才900多架次,“现在这个数字翻了十倍不止”。
截至10月8日,花湖机场今年的国际货运航班量已达9026架次,同比增长124%。为了跟上这“花湖速度”,边检民警王石磊和同事们早已习惯了24小时待命。“我们的目标很简单:让货物在这里的每一秒都不浪费。”
假期尾声,花湖机场再次迎来全球物流接力的高潮。10月8日,一批从深圳运抵的电商产品落地花湖,10月9日晚搭乘鄂州至亚的斯亚贝巴的航班飞往埃塞俄比亚,再转运至南非约翰内斯堡;另一批来自上海的电子产品则经该航线转往尼日利亚拉各斯。10月9日下午,记者在花湖机场顺嘉货站看到,工作人员正紧张有序地对货物进行组板作业。
顺嘉货站里,工作人员在清点货物。 长江日报记者史伟 摄
“这8天里,我们见证了花湖机场作为全球供应链关键节点的强大能量。”顺丰航空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电子产品到跨境电商包裹,从精密仪器到医疗物资,每一件货物都在这里完成着跨越山海的高效流转。
“货到花湖快,货在花湖畅。”在顺嘉货站,值班经理刘博伦看着工人们熟练地将货物码上集装板,语气里满是自豪,“你看,长三角、珠三角的货,世界各地的海鲜、水果,都在这里交汇。”
站在机场塔台,记者清楚看到,跑道上来自美国、比利时、日本等国家的货机,一架接一架起降。
记者10月9日探访发现,花湖机场这8天的引擎轰鸣也带动了配套产业园的起飞。
去年7月投运的湖北沃田供应链,国庆中秋假期前置仓每日处理货物超过200吨,工人们轮班作业,确保各类商品及时发运;距机场货站5公里处,九州通医药物流分拨中心和国际航空货运中心正在加速建设。
离花湖机场仅10分钟车程的中国(鄂州)跨境电商产业园里,23岁的巴基斯坦小伙阿布坐在镜头前。他手拿无人机,用流利的英语向美国消费者热情推荐。这个6月才开播的直播间,如今日均销售额已稳定在4000美元。
阿布来中国5年了,原本是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计划读研的他,被湖北跨境电商的机会和发展速度所吸引,决定留下来做一名全职主播。“这里机会太多,发展太快了。”他笑着说。
阿布所在直播间的运营者钱岭,也是被花湖机场吸引而来。今年5月,这位来自武汉的创业者成立了腾达国际贸易鄂州有限公司。仅两个月,团队就壮大到20人。“我们的货,就是通过机场‘买全国、卖全球’。”
10月6日,跨境电商产业园8号楼5000平方米的亿玛星芸直播基地进入收尾阶段。公司相关负责人任浩介绍,基地主营全品类电商直播,预计年进出口额将达1亿元。
10月8日,盘点国庆中秋假期数据时,产业园招商负责人王坦难掩喜悦:“园区注册企业297家,入驻75家,开园至今贸易进出口额已达22.1亿元。”
在与机场跑道一墙之隔的鄂州深创建跨境电商运营中心,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忙着安装设备。“我们现在边营业边改造。”负责人孔纲介绍,这个2万平方米的货站可以在站内完成海关查验、安检、组板等全流程,通过空侧直接运上停机坪,将极大提升物流效率。
“花湖机场位于中国经济地理中心,1.5小时飞行圈覆盖全国九成经济总量,这是我们选择投资的最主要原因。”孔纲透露,这个紧邻跑道的运营中心未来年吞吐量将超过10万吨。
“三文鱼到了,快来取!”10月4日上午10时52分,从挪威飞来的B763全货机平稳降落在花湖机场。“海里家里”鄂州店老板卫国锋迅速赶往机场,提取了6条新鲜三文鱼。28岁的卫国锋是襄阳人,今年4月和妻子来到鄂州创业,正是看中了花湖机场带来的跨境物流优势。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我们通过花湖机场进口的海鲜量是平时的两倍。”卫国锋边说边检查着三文鱼的新鲜度,“早上落地花湖,晚上就到了消费者的锅里。”
海里家里鄂州店老板卫国锋在将切好的三文鱼装盘。 长江日报记者史伟 摄
10月4日凌晨,汉口北渔人码头灯火通明。最后一批从加拿大运抵的波士顿龙虾完成交接。市场负责人宫海旺介绍:“这批货每斤从125元涨到155元,仍然供不应求。”
这批龙虾从加拿大哈利法克斯当地时间2日中午12时33分装机起飞,经安克雷奇中转,于北京时间3日晚7时27分降落花湖机场,两小时后运抵汉口北,4日凌晨3时前完成交接。“从大西洋到武汉,全程仅需19小时。即便发往全国其他城市,也控制在36小时内。”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依托花湖机场高效的货运网络,进口海鲜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通达。宫海旺透露:“送往厦门、成都、上海等城市的龙虾都经花湖机场转运,这已成为行业标准动线。”
数据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汉口北海鲜销售量同比增长30%,仅波士顿龙虾就通过花湖机场运送三批次,货值约1000万元。截至10月5日,这批龙虾基本售罄。
花湖机场的高效物流丰富了百姓的餐桌。宫海旺观察到,往年商户国庆长假只备一次货,今年却可以多次补货。“假期前半个月客户就开始备货,大都三天就售完,需要反复追加。”
宫海旺以武汉某婚宴餐厅为例说:“2000斤波士顿龙虾到货后,第二天就卖掉一半,第三天基本售罄。现在波士顿龙虾已成为武汉婚宴的必备菜。”
(长江日报记者刘海锋 高喜明 冯雪 通讯员刘小进 耿伟 夏荣港 郭元芳 海报设计:张莉)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