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定制餐食精准关怀 陕西省中医医院“食成网红打卡点

要闻 西安晚报 2025-11-05 07:33:28
A1 A2 A3

9f599fca-eeb5-4639-85b8-3d07ce77249b.jpg

陕西省中医医院的减脂餐

  11点刚过,陕西省中医医院营养餐厅中医治疗膳食窗口前,队伍已悄然排起。氤氲的热气里,石斛玉竹老鸭汤的清润与茯菟猪骨汤的醇厚交织漫溢,刚结束诊疗的患者张宁驻足窗前,望着玻璃柜里码得整整齐齐的药膳盅,以及贴满营养成分标签的定制餐盒,忍不住感叹:“真没想到医院食堂能买到对症的养生餐,既美味又健康!”

  陕西省中医医院中医治疗膳食窗口,既有辨证施膳的药膳汤品、精准控糖的主食套餐,也有术后适配的半流质饮食、科学配比的减脂餐,这些由营养科医生“开方”、专业厨师“掌勺”的定制餐食,精准覆盖了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不仅打破了“医院餐=大锅饭”的刻板印象,还成了医院里的“网红打卡点”。

  从“吃饱”到“吃对”

  每一餐都藏着精准关怀

  11月3日,记者来到陕西省中医医院实地探访。11:30,食堂里的人流渐渐密集,中医治疗膳食的窗口前更是排起了长队,空气中飘着杂粮与肉汤的清香。一位女士报出需求:“一份减脂餐,麻烦打包。”扫码付款18元后,不过一分钟,一份搭配精致的餐品便递到了她手中:杂粮饭粒粒分明,黑胡椒鸡胸肉鲜嫩大块,旁边点缀着几颗坚果和颜色鲜艳的紫甘蓝、胡萝卜、黄瓜、圣女果等时蔬,餐盒上方的标签上,“能量713千卡、碳水化合物96克、蛋白质47克、脂肪18克、膳食纤维6克”等数据一目了然,精准得像一份“营养说明书”。

  陕西省中医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尹薇道出了这些特殊膳食的由来:“之前总有患者和家属反映,住院期间不知道该吃什么,家属送来的饭也常常不符合医嘱,要么太补、要么太素,反而影响患者身体恢复。鉴于这些临床需求,临床营养科下决心打造一套真正贴合患者需求的定制化膳食体系。”

  目前,医院已推出丰富的定制餐品,涵盖营养药膳、减脂餐以及糖尿病、肥胖症等治疗膳食,可供患者和市民按需选择。

  “餐品中有很多种类可以选,让大家能够‘对症’吃饭,促进身体恢复。”尹薇表示,比如营养药膳有清热、健脾、安神等6款特色药膳,其中,天麻葛根乳鸽汤适合高血压患者,或是有眩晕、头痛、肩背酸痛、健忘疲劳等症状的人群;石斛玉竹老鸭汤则适合糖尿病患者,以及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睡眠不佳、大便偏干的阴虚体质人群,还有长期熬夜、用眼过度的人,喝着也很滋养。

  平衡药效与口感

  专业医疗团队层层把控

  从配方研发到端上餐桌,医院里的每一份餐食都经过专业医疗团队的层层把控。记者在陕西省中医医院配膳室(全省首个营养食疗配膳室)里看到,营养科的医生们对着电脑细致调整着近期要更新的药膳配方。

  尹薇介绍,比起市面上的普通养生餐、药膳,医院出品的核心优势在于“专业”。营养科专门组建了研发小组,每款餐品都必须经过“配方研发-营养检测-临床试吃-优化调整”的流程,所有药膳研发都严格遵循“药食同源”原则,食材全部选自国家卫健委公布的药食两用目录,确保安全可靠、可日常食用。

  有了医生精准“定方”,接下来便是厨师团队的“匠心烹制”。在半流质饮食区的操作台上,厨师正将蒸熟的山药、鸡肉、西蓝花、百合、红米等打成糊。“这是给消化功能弱,咀嚼困难的老年患者做的‘低GI高蛋白健脾糊’,不仅要做到好吞咽,还要保证足量的优质蛋白。”工作人员指着旁边的刻度秤和营养成分表介绍,软食和半流质饮食有着严格的制作流程,“蒸煮-打浆-过筛-测温”一步都不能少,出锅后温度必须控制在40℃左右,既能保护患者脆弱的食道,又能让营养更好地被吸收。

  另一边,负责治疗类膳食的厨师说:“这道茯菟猪骨汤,得先把茯苓、菟丝子用纱布包好,和猪骨一起慢炖1.5小时,出锅前再撒点枸杞提鲜,这样既能保证药性发挥,又不会丢了汤的鲜醇味道。”

  从“治病辅助”变成“日常养生”

  健康膳食走进群众生活

  这份藏在餐食里的用心,不仅打动了患者,更吸引了不少周边居民特意赶来打卡,让药膳从“治病辅助”变成了“日常养生”。

  采访中,刚买完餐的患者王先生笑着说:“以前住院最怕吃饭,就怕不对胃口。现在反而天天盼着吃饭,这些餐食做得很细心。”一位周边居民也坦言:“以前总觉得养生是老年人的事,没想到这家三甲医院把健康餐做成了这么好吃的饭,我们年轻人也愿意来试试。”

  记者了解到,五指毛桃参鸡汤、党参乌鸡汤、天麻葛根乳鸽汤等这些药膳价格都不超过20元。中医治疗膳食窗口还贴着医生写的每款药膳的功效,市民可以根据健康提示和自身需求自行选择。

  除了窗口售卖,医院还为住院患者提供“送餐到床”服务。中午十二点,住院部护士站旁,配送员正从保温餐箱里取出餐食,逐一核对后送到患者床头。打开餐箱,每个餐盒上都清晰标注着患者的姓名、科室、床号以及饮食禁忌。“康复科53床的低GI高蛋白匀浆膳、内分泌科8床的糖尿病餐……”配送员一边仔细核对一边快步送去,让每一份餐食送到患者手中时依旧热气腾腾。

  “以前住院最愁吃饭,清淡没滋味不说,还总担心吃不对影响恢复。”患者张先生坦言,这次住院彻底改变了他的想法。在病床旁扫码就能下单营养餐,营养科医生还会根据他的术后恢复情况和身体状态,开出“康复膳食处方”。

  尹薇说:“科学的营养食疗干预是中医‘治未病’的基础,预防、治疗、康复全过程中不可或缺,每个人体质不同,所适合的食物自然不一样,就如《黄帝内经》中讲的:‘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如果患者营养状况好了,就跟打仗有了充足的士兵,不仅能促进患者疾病康复,更能增强治疗效果。”

  食堂的暖光灯下,餐盘里的杂粮饭冒着袅袅热气,药膳汤的香气萦绕在鼻尖。这场发生在医院里的“膳食革命”,正悄悄改变着人们对健康的认知与选择。陕西省中医医院用一碗饭、一盅汤的温度,诠释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也让健康养生真正融入市民日常。

  文/图 首席记者 马相

  专家说

  医院“养生食堂”开辟健康服务新赛道

  陕西省中医医院的“养生食堂”成了吃饭的网红打卡点。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晓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医院打造“养生食堂”的创新模式,为公立医院优化服务供给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健康服务新思路。

  他表示,传统医院食堂多以基础餐饮保障为核心,常面临菜品单一、营养适配性不足等问题,难以契合患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饮食需求。陕西省中医医院通过“临床诊疗+营养指导+餐饮服务”的跨界融合,将专业医疗资源转化为贴近患者需求的便民服务,不仅切实解决了患者“吃不对、吃不好”影响康复的痛点,提升了就医体验,更以膳食为载体,让中医药“辨证施膳”“药食同源”的文化理念得到了生动的落地与普及。

  王晓勇强调,医院涉足养生餐饮需坚守“医疗本质”,摒弃盲目追逐网红效应的浮躁心态。他期待未来更多医院的养生餐饮能向“专业化、标准化、个性化”深耕,既要成为助力患者康复的“营养加油站”,也要为普通大众提供安全可靠的健康餐饮选择,让“处方之外的健康关怀”真正融入每一餐的细节之中。 首席记者 马相



来源:西安晚报

编辑:张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首次集中出现 西安发现25座战国积石墓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