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奋进的新疆·我们的“十四五”丨从“自己吃饱”到供给国家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原创 时间:2025-11-11 20:37:40 编辑:王信 作者: 版权声明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刘毅

粮食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

“十四五”以来,新疆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抢抓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重大机遇,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强化政策和技术引领等一系列措施,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仅牢牢将粮食安全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还为全国人民的“饭碗”贡献了更多优质新疆粮,成为全国7个粮食净调出省份之一,实现了从“自己吃饱”到供给国家的历史性转变。

11月7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29团晾晒场上,一位农民驾驶农机翻晒玉米。连日来,当地农民利用晴好天气,忙着晾晒农作物,确保颗粒归仓。杜炳勋摄

“中国碗”装入更多新疆粮

曾经,“区内平衡、略有结余”是新疆粮食工作总体方针。这一政策的出发点,是考虑到新疆远离国内粮食主产区,远距离调运粮食无法及时满足群众生活所需。做到“区内平衡”,实现口粮自给自足,是多年来新疆粮食工作底线任务。

随着新疆农业生产综合实力不断提升,2022年,新疆将粮食工作方针由“区内平衡、略有结余”调整为“区内结余、供给国家”。这一转变旨在充分发挥新疆粮食生产潜力,以实际行动落实党中央赋予新疆的打造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战略定位,为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作出更大贡献。

新的粮食工作方针实行以来,新疆每年下达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并将其纳入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考核,压实各级党委、政府(行署)粮食安全主体责任。同时,加大中央和自治区各类涉农财政资金统筹支持力度,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大豆种植补贴和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等支持领域向粮食生产倾斜,为粮食生产提供有力政策资金保障。

2024年,全区粮食产量达2330.2万吨、种植面积4440万亩,分别居全国第13位、17位,分别比“十三五”末上升2位、3位;粮食单产达1049.7斤/亩,跃居全国第一。新疆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中的贡献度持续提升,为“中国碗”装入了更多新疆粮。

夯实粮食稳定增产根基

今秋,新疆多地传来粮食丰收喜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巩留县等8个县市两百万亩玉米吨粮田分别刷新全国玉米百亩、千亩、万亩、十万亩、百万亩方最高单产纪录。哈巴河县库勒拜镇吾什托别村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示范田刷新我区早中熟玉米百亩方、千亩方和万亩方大面积单产纪录。莎车县拍克其乡的复播玉米百亩大面积单产提升示范田刷新了当地复播玉米高产纪录。

“复播玉米单产突破1吨,过去想都不敢想。”拍克其乡玉米种植户热娜古丽·艾海提说,农业技术专家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优质品种配合科学栽培技术,玉米的单产水平越来越高。

9月10日,专家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山农场四连二组对春小麦新品种“粮春1758”进行实收测产。自治区农科院供图

粮食高产纪录不断刷新,科技、装备等要素支撑尤为关键。近年来,新疆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支撑,以合理密植为主推技术,以水肥一体化精准调控技术为重点,深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同时,积极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制定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方案,集成推广小麦缩行增密、主茎成穗,以及玉米密植精准水肥调控等关键技术,辐射带动全区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

目前,新疆已完成组建18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集成推广一批农作物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采棉机、大型谷物联合收获机、番茄收获机等国产农机装备快速发展,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0.28%,比全国高15个百分点。截至2024年底,全区已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5989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55.6%,比“十三五”末增长57.9%。良种生产能力稳定在150万吨以上,棉花、玉米、小麦制种量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二、第五位,新疆粮食稳定增产的装备技术保障更加有力有效。

新疆粮走向全国大市场

不久前,在第十五届新疆农产品北京交易会上,奇台县的腰站子面粉吸引大批参展商驻足。这个从农村走向全国的新疆面粉品牌,凭借独特口感和过硬品质,在全国市场收获了一大批“粉丝”。

“麦香味足,还特别筋道,有机品质吃着更放心。”北京市民徐萌在“腰站子”展位前对产品连连点赞。这不仅是市场对新疆面粉品质的认可,更是消费者对这一品牌产品传递理念的信任。

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新疆丰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面粉生产车间里,工人驾驶叉车转运刚下线的面粉(资料图片)。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蔡增乐摄

近年来,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发“腰站子”品牌有机面粉、手工拉面等几十种优质农产品,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同时,村里建成小麦博物馆等一批特色景点,吸引全国各地游客探访当地传统农耕文化,走出了一条以有机农产品深加工为纽带、游客变食客的小麦产业发展新路。

这是新疆粮食产业发展的缩影。近年来,新疆聚焦延链补链强链,通过组建区域性国有粮食购销集团,引领推进粮油加工向高端化特色化转变,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值优势和产业优势。2024年,全区实施12个粮油精深加工项目,有力促进了粮油加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各地还充分利用自治区产业援疆推介活动,促进疆内外产业合作,推动新疆优质粮油产品“走出去”。

在政策引领下,越来越多优质新疆粮走向疆外大市场。今年7月,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期间,疆内160余家企业携带近500种粮油产品参展,展会期间,新疆签署投资、购销协议近105亿元,组织现场粮食交易约116万吨,国内经销商与新疆多个企业和行业部门签订合作协议。新疆粮油产品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从“土特产”成长为享誉全国的特色农产品。

责任编辑:侯惠燕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原创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