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陕西女将齐昕宇获拳击女子50公斤级亚军 银牌闪着金光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25-11-14 06:51:02 编辑:魏檀 作者: 版权声明

2.jpg  

齐昕宇(右)和吴愉在比赛中

  新华社发

  11月13日下午,深圳宝安体育中心体育馆内掌声雷动,十五运会拳击项目焦点战——女子50公斤级决赛堪称经典。巴黎奥运会冠军吴愉如愿摘金,陕西女将齐昕宇虽以银牌收官,却用一场敢打敢拼的对决,让“陪练逆袭”的故事成为本届全运会拳击赛场上最动人的注脚。

  从“陪练场”到决赛舞台

  “吴愉姐备战巴黎奥运会时,我天天在训练馆‘挨打’,但也偷师了不少真本事!”回忆起与吴愉的渊源,齐昕宇笑容腼腆却眼神坚定。2024年巴黎奥运会备战周期,国家队教练组到陕西挑选陪练,原本选定的队员意外受伤,20岁的齐昕宇临危受命奔赴北京。

  那段日子里,她每天的任务就是模拟各路对手的技术特点,为吴愉充当“移动靶”。“挨打的时候疼,但看着冠军姐姐怎么调整呼吸、怎么破解攻势,我都记在心里。”齐昕宇表示,正是这段高强度的陪练经历,让她的技术短板快速补齐,心态也愈发沉稳,这份积累也让她顺利进入国家队人才库。2025年9月,齐昕宇入选国家队出征利物浦世界拳击锦标赛,一举斩获女子50公斤级铜牌,为陕西拳击赢得了国际赛场的荣誉。

  十五运会赛场上,齐昕宇一路过关斩将。从资格赛到半决赛,这位年轻选手凭借灵活的步法和精准的反击,连续击败强敌,以挑战者姿态闯入决赛。“能和曾经的‘老师’站在同一擂台,本身就是一种胜利。”陕西拳击队教练高振国坦言,齐昕宇的成长速度超出预期,而这段陪练经历正是她最宝贵的财富。

  三回合激战拳拳到肉

  金牌争夺战的铃声响起,面对集奥运会、世锦赛、亚运会冠军于一身的吴愉,齐昕宇毫无惧色,开场便主动发起攻势,引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吴愉则凭借丰富经验稳扎稳打,通过不断侧向移动和左右架切换的打法,逐渐占据了比赛的主动权。

  第二回合,齐昕宇进一步加快进攻节奏,频频突入内线发起冲击,现场瞬间爆发出“陕西加油”的呐喊声。吴愉则迅速调整战术,通过增强前、后手摆拳和后手重拳的杀伤力,来进一步消耗齐昕宇。两人你来我往、拳拳到肉,精彩的对抗让场边裁判和观众大呼过瘾。两回合战罢,吴愉的优势愈发明显。

  第三回合决战,双方的比拼依旧激烈。齐昕宇顶住吴愉的攻势,坚持主动进攻,每一次出拳都拼尽全力。吴愉则凭借更娴熟的攻防转换掌控局势,最终,奥运会冠军以大比分5∶0毫无争议地赢得了比赛。当裁判宣布结果的那一刻,齐昕宇虽难掩失落,但还是快步走向吴愉,与这位昔日的“老师”紧紧拥抱,吴愉则摸了摸齐昕宇的头,以示鼓励。“吴愉姐还是那么强,这场比赛让我学到了很多,回去还要继续努力!”

  特意赶到深圳为女儿助威的齐永志赛后感慨道:“昕宇一路走来吃了太多苦,我们做父母的,从没有对她提过太高的要求,一切都尊重她的兴趣。未来只要她愿意继续坚持,我们就永远支持她!”赛场上拼尽全力的齐昕宇则卸下了所有坚强,依偎在爸爸怀里泪如泉涌。

  体教融合护航结硕果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后有太多人支持我!”齐昕宇的话语里满是感恩。作为深化体教融合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她既是陕西拳击队的主力队员,也是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2022级的大学生。

  “兼顾训练、比赛和学业确实不容易,但从来没人让我二选一。”齐昕宇说,陕西省拳击跆拳道运动管理中心的领导和教练会根据她的学业安排调整训练计划,老师则会为她补课答疑,同学们也会分享课堂笔记。如今能说一口地道陕西话的齐昕宇,早已把西安当成了第二故乡,“小时候就从家乡来到了这座有温度的城市,这里的每个人都像家人一样关心我。”

  十五运会决赛当天,在西安体院校园里,师生们围坐在屏幕前为齐昕宇加油。“看着她在赛场上敢打敢拼,我们都特别激动!”赛后,齐昕宇的学弟、西安体院拳击专项学生张哲涵感慨道,“昕宇师姐用实际行动证明,运动员也能兼顾学业与梦想,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齐昕宇的辅导员李丹老师则表示:“作为高水平运动员和大学生,昕宇一直很刻苦,既能在赛场上为国争光,也能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完美诠释了体教融合的育人成果。”

  从校园学子到世界大赛奖牌得主、从奥运会陪练到全运会亚军,齐昕宇的成长轨迹,正是新时代体育健儿逐梦前行的生动写照。尽管暂时还未能站上全运会的最高领奖台,但这位22岁的陕西女将,已经用拼搏与坚持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正如她自己所说:“这次没拿到金牌没关系,未来还有很多机会,我会带着大家的支持继续努力,争取为国争光、为陕西添彩!”亲临全运会赛场督战的陕西省拳击跆拳道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贺松林,是齐昕宇成长故事的参与者、见证者,“齐昕宇的成长是陕西拳击深耕青训、借力体教融合的生动成果,她的拼搏精神激励着更多比她更年轻的拳击手,我们今后将继续为运动员搭建成长平台,让更多陕西体育健儿在国内外赛场绽放光彩!”

  特派广东记者 靳鹏



来源:新华社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