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5-11-19 10:39:47 编辑:方正 版权声明
11月16日,在2025超大城市治理智库(北京)年会上,由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清华大学数字政府与治理研究院、新华数字政府研究中心三方联合评选的《2025中国超大特大城市治理十大案例》正式发布,西安“以‘酬金制’破局物业乱象,构建社区共治长效新路径”的好经验、好做法成功入选。
以“城市之治”诠释“中国之治”,从60个案例中选出10个

据了解,本次年会由新华数字政府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数字政府与治理研究院共同举办,以“城市正智慧 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旨在汇聚全球城市治理智慧力量,深入研究、集中展示超大特大城市系统治理、协同创新成果,促进全球城市互鉴合作。
超大特大城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场。在这场交流活动上,来自国内外的城市管理者、专家学者和智库机构,共同探讨超大城市治理这一重大课题,推动以“城市之治”诠释“中国之治”,以“中国之治”赋能“全球之治”,共同构建更具包容性的超大城市治理共同体。
为推动城市治理好经验、好做法“一地创新、多地复用、全国共享、全球借鉴”,新华数字政府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清华大学数字政府与治理研究院三方联合开展超大城市治理案例征集与评选工作。通过整合三方各自开展的多个案例征集成果,构建起覆盖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的60余个实践项目案例池,经权威专家评审、主流媒体观察等多维度严格筛选,编撰形成《2025中国超大特大城市治理十大案例》,并在11月16日的年会上正式发布。
西安“酬金制”如何破局物业乱象?会上介绍了这三点

由新华数字政府研究中心《数字政府观察》编撰的“2025 超大城市治理智库(北京)年会特刊”中介绍,西安市碑林区探索“党建引领+酬金制”物业服务模式,以化解物业矛盾为切入点,通过制度创新重构物业与业主的权责关系,实现“两升一降”(服务品质、业主满意度提升,投诉量下降)的良性循环,既保护业主与物业企业双方合法权益,又激活业主自治活力,有效破解城市物业治理“管办失衡”难题,实现城市社区治理精细化升级。
对于西安的具体经验与做法,特刊从三个方面做了介绍:
创新计费与资金监管机制,筑牢信任根基。采用“以收定支”模式,物业与业主共同编制预算,按约定比例提取酬金,其余资金全部用于物业服务支出,结余或不足由业主共同享有或承担。建立物业费与共有部分经营收益“双秘钥”共管账户,需业委会与物业共同授权方可支出,同时委托第三方审计收支情况并向业主大会报告,实现资金全流程公开透明。
强化党建引领与多元协同,凝聚治理合力。构建“党委会领导+居委会指导+业主大会主导+业委会引导+监事会督导”全链条模式,健全“业主大会-业委会-楼长-单元长-层长”自治架构。通过《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等制度明确各方权责,推行民主协商议事机制,既保障业主知情权、决策权与监督权,又规范物业企业服务行为,破解前期物业不规范、行业监管缺失等痛点。
健全准入机制与考核体系,提升服务质效。设定物业企业保证金制度、资质等级、专业人员配置等准入标准,提高行业门槛。建立服务量化考核、奖惩激励与续聘挂钩机制,每年设置专门预算作为绩效考评酬金,根据业主满意度评定结果发放奖励,倒逼物业企业提升服务专业化、标准化水平。
周洪斌:“希望我们的做法能唤醒更多业主关心小区事务”

在西安市,推行酬金制物业管理模式最为成功的是碑林区心晴雅苑小区,华商报今年4月28日曾就该小区实行酬金制8年来的成效和具体经验,做过深入的专题报道。
11月18日,从首届开始曾连任三届业委会主任的周洪斌女士告诉记者,得知“西安以‘酬金制’破局物业乱象,构建社区共治长效新路径”的好经验、好做法入选《2025中国超大特大城市治理十大案例》,她感到非常开心。“可以感觉得到,如今国家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这次能入选十大案例是意外之喜,因为不是我们上去的,而是由碑林区委社会工作部报上去的。心晴雅苑从2017年开始实施“酬金制”,8年来成效显著。这8年来不仅获得了590万元的共有收益,用于小区建设约330余万元,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不仅基本未动还补充了不少,让小区可持续发展有了坚持基础。不仅小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整套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制度和模式、全体业主的家园意识也是实施“酬金制”以来的重要收获。能为西安市和碑林区争取荣誉,小区全体业主都感到非常开心。”
“希望我们的典型案例能有助于破解如今日益突出的社区治理矛盾,也希望我们的做法能唤醒更多的业主关心小区事务,真正把小区当家园,自觉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共同参与小区的建设和治理。”周洪斌坦言,心晴雅苑小区实施的由业主大会主导的酬金制物业管理模式虽然好,实施起来有点难,但并不是不可复制和推广。只要业主们团结一心,愿意共同维护小区的可持续发展,主动把小区当做家园来建设,愿意承担责任和义务,是完全有可能实施的。
心晴雅苑现任业委会班子,13人中6人是党员
碑林区委社会工作部工作人员刘杨介绍,中共西安市碑林区委社会工作部组建成立于2024年5月24日,部门职责中包括统“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协调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等工作。作为统筹社会工作的牵头部门,碑林区委社会工作部在推进物业改革的过程中,坚持将党的领导有机嵌入社区治理全过程,构建起“党建引领、业主自治、专业服务、多方协同”的新型治理结构,彰显了党在基层治理中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优势,为破解城市社区物业管理困境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实践方案。通过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实质性指导,将党的政治与组织优势有效转化为治理效能,引导业委会规范运作,整合多元主体诉求,激发了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连任三届业委会主任的周洪斌女士是党员。现任业委会班子共9名委员、4名候补委员,其中6人是党员:现任业委会主任罗大明是党员,两位副主任是党员,一名委员是党员,另外还有两名候补委员也是党员。”

另据了解,由中共西安市碑林区委社会工作部申报的“构建酬金制物业模式 提升社区治理新路径”,还入围了“第四届(2024-2025)中国城市治理创新优秀案例奖”。周洪斌介绍,这是由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新华数字政府研究中心主办的公益性评选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本届入围项目共24个,是从471个申请项目中选出来的。明年1月入围项目还将通过答辩,再选出10个优胜奖。
>>>>>2025中国超大特大城市治理十大案例
北京:“京办”打造政务智能协同标杆,以数字技术助力城市发展
上海:数据赋能“码上停车”,创新基层治理新路径
重庆:探索全域数字化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大连:搭建智慧报表系统,以数字化转型为城市基层治理减负增效
苏州:智·汇民意,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
杭州:以公物仓“小切口”助力城市资源治理增效
广州:以全域数字化转型叩响超大城市发展未来之门
深圳:创新民生诉求综合服务改革,实现城市治理与市民参与“双向奔赴”
成都:从“堵乱争”到“共融兴”,“双流好市”构建城市治理新生态
西安:以“酬金制”破局物业乱象,构建社区共治长效新路径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马虎振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