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三秦都市报 时间:2025-11-21 06:40:17 编辑:魏檀 版权声明

东岳献殿。
秦岭山脚下的一座古庙竟然藏着西安现存唯一的元代木结构建筑,庙里有一块皇帝御赐的“万岁牌”……这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化羊庙。
出西安城,沿太白路、西沣路一路向南,到关中环线再一路向西,就来到了位于西安市鄠邑区化东村的化羊庙。这个地方就是秦岭72峪的化羊峪。“这个地方原来叫扈阳峪,传说以前有个牧童在这儿放羊,几只羊被豺狼叼走,哭得撕心裂肺。路过的神仙可怜他,抬手一点,路边的石头全变成了羊,刚好补齐了数目。从此,扈阳峪改名为化羊峪。”当地村民说。
关于化羊庙的由来,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化羊河的龙君是一条得了仙气的百年蛟蟒,常兴妖施法,使河水泛滥,两岸百姓吃尽苦头,不得不背井离乡。来此巡视的东岳神得知后非常生气,立刻召唤龙君责问因由,下令河水改道,把出峪口后的河道改向东行,从无人居住区域流过。临走前仍不放心,又特地遣来泰山东岳庙前一座石狮,到这里守护监视龙君,并将一只凤凰定在峪口。从此以后,水祸天灾得以消除,逃走的百姓纷纷返回家园,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为感激东岳神造福于民的大恩德,人们便在化羊峪口河岸修建了东岳行祠,也就是最早的东岳庙。因其建在化羊峪口,人们更习惯称它为化羊庙,久而久之化羊庙便成了东岳庙的代名词。
化羊峪为南北向通行的峪道,化羊庙正位于其间,在庙院两侧各有一座山峰,山峰上各有一座凉亭,东边称望乡亭,西边称吉狮亭,正好与化羊庙成掎角之势,仿佛一只凤凰展翅飞翔。站在峪口抬眼望去,化羊庙东临鸡头山,西接牛首山,整个建筑群坐南朝北,依山势而上,绵延数百米。化羊庙始建于宋,明清曾多次修葺,建筑中轴线自北向南依次为头天门、戏楼、二天门、五岳大殿、献殿、正殿,东西侧有侧殿、廊亭等配套建筑。
来化羊庙,最值得一看的就是东岳献殿,这是西安现存唯一的元代木结构建筑,距今700多年了!献殿五间六楹,进深6.30米,面宽17.10米,单檐式庑殿顶,捏花琉璃脊,青布瓦屋面。北门上悬挂“款东仙域”的木质匾额,两侧悬挂着“终南仙境名闻天下,东岳灵祠福庇一方”的木刻楹联,南门悬挂“青帝行宫”匾额。抬头仰望,硕大的斗拱层层叠叠,木梁都是随天然形状打造,没刻意修直。构架部分用遍装彩绘,装饰较为华丽,虽然有些褪色,但现在还能大致辨认出彩绘图案。
穿过献殿,便是祭祀活动中心——东岳圣殿。殿堂正中供奉着东岳大帝,掌管人间生死;左侧是主司文运的文昌帝君,也就是“文曲星”,主宰功名禄位的神仙;右侧是宋代“关中第一状元”杨砺。在大殿的一角,竖立着一块高七尺、宽一尺雕刻精巧的金牌,上书“东岳天齐仁圣帝”,书法挺秀,肃穆大方。因其上标有圣旨字样,后人称之为“万岁牌”。
逛完化羊庙别急着走,从后门出去就是化羊峪。顺着溪流往上走,清泉叮咚,草木清香扑鼻。
文/图 本报记者 赵争耀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