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滚动新闻 > 正文

陕西“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特写|边研边产、产研互动 这个团队就是深化产教融合的生动样本

滚动新闻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马虎振 2025-11-21 11:40:25
A1 A2 A3

  回望“十四五”,西安交通大学方涛教授说,他们团队倍感振奋。“在国家能源结构转型关键期,我们扎根国家‘双碳’战略,依托西安交大强大科研平台,在有机液态储氢这条赛道上,实实在在地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

  “核心技术突破是这阶段的最大亮点。‘十四五’期间,我们自主研发的储氢体系核心性能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储放氢速度快、循环寿命长。同时,我们也攻克了核心反应设备与控制工艺,成功开发出可按需定制的模块化有机液态储氢系统。这些成果转化为核心专利、高质量论文,并成为孵化企业‘陕西氢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最核心的技术资产和市场竞争力基石。”

  “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是重点。‘十四五’是实验室走向工厂的关键期。团队与氢易能源紧密协作,在秦创原平台和西安交大支持下,解决了材料规模化制备与工业化应用难题。如今,氢易能源已建成具备千吨级年产能的生产线,实现了核心材料的稳定批量生产。我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正加速在特定场景落地示范。基于行业模型测算,该系统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及其在产业链中的连通效应前景广阔。”

  方涛教授介绍,氢易能源是西安交大深化产教融合的生动样本。公司源于团队长期积累及“十四五”重点攻关课题,其技术基因深深扎根交大沃土。发展过程中,融合持续深化:一方面充分依托学校基础研发平台和氢易自建中试平台进行技术迭代与工程验证;另一方面,校企联合共建的“陕西省常温常压液态氢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成为对接产业需求的桥梁。氢易能源负责人王斌博士等核心骨干兼具高校科研与企业研发双重角色,优秀硕士、博士生深度参与项目攻关,毕业后再加入研发主力。这种“边研边产、产研互动”模式有效加速技术落地,同时反哺学科建设,形成良性循环。

  “站在‘十四五’成果的肩膀上,我们团队和氢易能源对未来充满信心,也深感责任重大。围绕国家《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宏伟目标,我们已规划了下一步重点:一方面,将在‘十五五’重点推动有机液态储氢技术的万吨级规模产业化,加速在更多元的应用场景落地,特别是瞄准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存储与长周期调峰这个重大需求,攻坚克难,解决其大规模、长周期储运的可靠性、经济性难题;另一方面,我们将持续深化与母校的产教融合机制,在前沿新材料探索、系统集成优化、催化控制等关键方向提前布局、持续投入,不断加固我们的技术护城河。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成为推动有机液态储氢技术全面贯通氢能‘制-储-运-用’全链条的关键力量,为国家乃至全球的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我们西安交大人的智慧和解决方案。”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马虎振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方正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鄠邑区全力备战供暖季多方协同筑牢温暖保障网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