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发现最美铁路】告别“乌金”满载,迎接“绿巨人”飞驰!铁路,正在改变铜川

来源:华商网 时间:2025-11-27 13:28:18 编辑:唐港 作者: 版权声明

  渭北高原,层峦叠嶂。一条钢铁动脉正在这片厚重的土地上延伸,它不仅连接着西安与延安的时空距离,更串联起一座城市的记忆与未来。

  11月26日,2025年“发现最美铁路·西延时光印记”网络宣传活动“发现团”走进铜川,先后探访了建设中的西延高铁铜川站、铜川北站以及承载着历史记忆的铜川东站,在一站一景、古今交融中,感受渭北高原上的铁路新篇与时代脉动。

  融汇古今,筑就枢纽 用建筑语言讲述文化自信

image.png

  走进铜川站建设现场,一座恢宏大气的站房已初具规模。铜川站作为西延高铁新建的8座站房之一,坐落于铜川市区核心辐射区,距市区中心直线距离仅2公里。车站总建筑面积超1.1万平方米,最高可容纳1000名旅客。站房设于正线西侧,线侧平式站房,采用“平进平出和下进下出相结合”的流线模式,站场规模为3台7线。

  “大家请看,我们的站房设计立意是‘丝路明珠,文化多彩’。”在铜川站站长赵高峰的引导下,采访团成员纷纷抬头,仰望这座未来的城市地标。他指着站房外观介绍:“铜川站的建筑造型,提取了耀州地貌与药王山高台的形态特征,力求呈现坚实稳重的气质。屋檐设计融合了唐风秦韵,而檐口处的浮雕,灵感则来源于耀州瓷器的浮雕刻花,形如破土而出的新苗,寓意蓬勃生机。”

image.png

image.png

  步入候车大厅,“星星之火,照古耀金”的主题氛围扑面而来。中庭吊顶上,渐变的灯阵宛若繁星闪烁,象征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精神;柱础装饰中,凝练自耀州瓷的牡丹纹样,典雅华贵;墙面横梁处,提取自“大隋皇帝舍利宝塔铭”石函的五彩祥云图案,则寄托着“开放包容、天人合一”的美好愿景。

image.png

  铜川北站位于铜川市王益区,站场总规模为2台4线,设基本站台和侧式站台各1座,并建有8米宽的进出站地道。站房建筑面积4943.77平方米,采用对称布局,中间为候车大厅,最多可容纳800名旅客同时候车。

  该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候车大厅的设计聚焦于耀州瓷与山水文化。吊顶将展现青瓷印花的虚实之美,结构柱的装饰线条灵感来源于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中的瀑布,线和风口部位则点缀刻花青瓷的立体纹样,让千年瓷韵在现代空间中延续生命。”

image.png

  “将如此丰富的地域文化元素,以现代建筑语言融入高铁站房之中,这不仅是建造技术的展现,更是文化自信的生动表达。尤其是铜川站的设计,站房正立面横线条所构成的韵律,既象征丝路印记,又如红旗飘扬——其中对照金红色文化的巧妙隐喻,尤其令人赞叹。”陕西农村报记者王东宇如是说。

  广播站、绿墙裙……铜川东站带你回到旧时光

image.png

  当天下午,采访团走进充满历史感的铜川东站。赭石与黄色相间的老站房,拱形廊柱、绿色墙裙与木栅条椅,浓浓的年感扑面而来。老广播站等空间依照原样呈现,已成为游客拍照打卡的“网红景点”。

image.png

  步入铜川东站陈列馆,映入眼帘的是布满老照片的照片墙。铜川车务段宣传助理赵宏亮介绍起这些照片,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这张照片是上世纪80年代拍的。当时铜川各煤矿的车皮在这里编组,运到全国各地。”赵宏亮未曾料到,这轻轻按下的快门,开启了一场横跨蒸汽、内燃、电气化直至高铁时代的视觉长征,记录了咸铜铁路发展的每一个重要时刻。

  镜头下,不仅有机车的轰鸣与飞驰,更有那些平凡而动人的瞬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绿皮车厢里挤满了打工者、探亲的军人、做小买卖的商贩,随着铁路的不断“升级”,铁路的使命也悄然改变。赵宏亮说:“当年最多一天装车五六百车,运往全国各地,当时冬季供暖,都倚靠火力。一些搬家到外地的老矿工和子女坐着动车来铜川怀旧,坐动车到铜川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

image.png

  在陈列馆的另一角,一幅幅高铁建设的照片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些照片展示了高铁建设的艰辛与辉煌,从打桩到铺轨,再到调试运行,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建设者的汗水与智慧。

image.png

  随着2021年动集动车组的开行,铜川车站更名为铜川东站,恢复了停办二十多年的客运业务。

  铜川东站站长曹建军从2019年开始参与动集动车开行的筹备工作,他说:“2021年开通‘绿巨人’。我感觉最大的变化是,以前火车站所处的王益区人口流失很多,‘绿巨人’开通后,铜川东站成为游客到铜川旅游的交通枢纽,站前的五一路比以前繁华了。”

  作为一座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基地,铜川的铁路货运曾以满载“乌金”的货车为主。上世纪八十年代铜川矿务局王石凹车站、徐家沟车站,一辆辆机车将铜川的煤炭源源不断送到各地。随着资源枯竭与环保升级,铜川铁路货运也经历了从“黑笨粗”向“白细美”的转型。曹建军说,现在的货运列车更加整洁、高效,运输的货物也更加多样化,从传统的煤炭到如今的电子产品、生鲜食品等,咸铜铁路的货运能力不断提升,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image.png

  钢铁轨道,串联的不仅是地理空间,更是铜川这座城市的记忆脉络与发展动脉。从铜川站“星星之火”照亮的恢弘气度,到铜川北站青瓷印花中晕染的山水诗意,再到铜川东站广播里流淌的旧日时光,一段段铁路故事,正如同耀州瓷上刻画的纹路,在时光的淬炼中愈发清晰而璀璨。

  昔日,“乌金”滚滚的列车承载着工业文明的辉煌;今天,“绿巨人”与即将到来的“高铁时代”则运载着游客、梦想与多元经济的希望。这条穿越渭北高原的钢铁动脉,正为这座“丝路明珠”注入全新的速度与激情,驱动着铜川在新时代的轨道上,照古耀金,全速前行。


来源:华商网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