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了避免过年回家被催婚、被问工资和年终奖,机智的话唠君决定在春节七天长假中,开设七期春节特刊,与各位同为一家人的同学聊聊自己的故事。 ![]() 很多人这两天都在经历离别,离别家乡和亲人。在临走的时候,都会算算下次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话唠君家在咸阳彬县,距离西安148公里,单程需要2个小时。相对于其他家不在陕西的朋友来说,我的家算近的。 上大学前我未曾离开过家,大学四年,每年寒暑假在家呆那么两三个月。我没有仔细算过到底有多少天在陪伴家人,肯定少的可怜。 上班后,平均两个月回趟家,都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每次回家都是下午5点半下班后直奔603公交站,再坐地铁,2号线倒1号线。因为回家的车6点半最后一趟。整个过程都是一路小跑,直到坐上车才能长长的吸口气。习惯车出站时给妈妈发一条短信,内容很简单:车走了。她答:好。我知道,她又在算时间,我大概几点能到家,稀饭该什么时候熬,菜该什么时候炒。 回到家的日子总感觉飞快,第一天和妈妈聊聊工作,拉拉家常,和弟弟拌拌嘴。第二天看看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顺便抽空见见朋友。第三天也该收拾东西回西安了。 每次回西安,爸爸总会送我去车站,其实,车站离我们家很近,打的5分钟就到。但是爸爸还是会帮我拎着被妈妈塞的满满的各种包,陪我去车站。每当车发动时,心里总是酸酸的。下次回来会是什么时候呢? 2个小时后,当车驶进城西客运站的时候,习惯性的给妈妈发条短信:我到了。她答:好。我知道,这时候她才长长的吸了口气。这样的习惯从我离开家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养成,不管多远,终究有人牵挂着。 我有个表弟,比我小一岁,90后,初中毕业后就去南方打工,每年过年才回家。舅妈常说,表弟都没怎么管就长大了。其实我知道,她是想说,表弟长大的最重要的几年,她都没有参与,很遗憾。 父母陪伴我们长大,我们陪伴他们变老,这两件事似乎永远都不会那么完美。有时候,陪伴太难。 如果没有离别该多好。可是,那样又如何重逢? 我爱你们,但只能先说声再见,为了更好的重逢。(小音)
来源:华商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