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3月30日国土资源部晒出部门年度预算成为首个 “吃螃蟹”的中央部委之后,财政部、住建部、科技部相继在各自官网亮出“2010年收支预算总表”。
综观各部委所晒账本,可用一句诗概括: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近两年了,其间有温岭市开启了晒账本先河,接着有广州市全面跟进,后有四川白庙乡政府细化到极致,在今年全国两会时全国人大常委会传出国务院部门必须晒账单的号令后,国土资源部终于打响公开预算的第一枪,其他一些部门陆续跟进。只是国务院部门所晒账单和“晒账模范”白庙乡相比,不免相形见绌,从账单的精细化而言,前者账单仿佛是泼墨写意,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后者账单仿佛是新闻特写,能见森林更见树木,把账单细化到几毛钱的程度了。
政府财政公开不仅是依法行政,根本目的是告之民众:人民政府没有滥用公帑,请人民随时监督公权部门。只有那种细化到桌椅板凳一张纸的账本,才可能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依照此逻辑,国土部等部委在晒账本上面,仅仅开了一个头,还只是个“小学生”。
没有谁一出生就风华正茂。作为国家之重器、政府之栋梁,国务院部门必然比市县乡政府有着更多的复杂情势和历史因素,在晒账单方面,也必然从小学生做起。
相比之下,作为“先生”的白庙乡政府,的确有许多值得小学生学习的地方。不光要学“先生”的预算单列得详细,细到一张纸一支笔,更要将预算细化研究固化成一套成熟体系,既科学可行又真实反映客观现实,还能让民众看得懂,上行下效,在更广阔的领域推进中国财政公开与透明,最终让民众明白公帑是否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让民众有条件有能力监督政府,实现公权与民权的和谐。做小学生不怕,只要勤奋好学、锐意进取,假以时日,青出于蓝而必定胜于蓝,成为“先生的先生”。
尽管在晒账单的初始阶段,中央部委像个“小学生”,但就其影响力和推动力而言,远远超出白庙乡政府和广州市政府这两位“晒账模范”。就当下而言,部委晒账单的最大价值不在于预算的细化程度,而是公开的政治勇气;它的最大价值不在于民众是否从中发现一些疑点,而在于可能让人大审查、政府公开、民众监督这一模式固化成为制度;它的最大价值不在于揭开财政预算的神秘面纱,而是公权从财政预算角度践行 “权为民所用、权受民监督”的宪法逻辑。
随着中央部委陆续自晒账单,相信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各地都会掀起政府晒账单的高潮。在“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的远景目标下,公众应当允许政府在晒账单上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一步首先是学做小学生,敢于晒账单;第二步是在晒的基础上,听取民意、接受批评和意见,不断完善账单,让民众有条件有能力监督自己;第三步就是将民主、科学引入预算,让民众不仅监督预算的结果,还能参与到预算的制定过程,真正为国家公共财政建立起科学严密的运行、监督、纠错体系和机制。
从小学生到大学生,对人而言或许要十几年时光,但对一种重大制度演进,却完全可以实现跳跃式发展,往往勇气、决心就能够点石成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