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抢险人员把污染物放进大涝池内 本报记者 王卫平 摄
华商报延安讯(记者 王卫平) 洛川县交口河镇杨庄河村东有一个大涝池,原来主要用于收集雨水。在此次污油泥泄漏事故发生后,抢险指挥部一声令下,将这个大涝池改成了临时蓄污池——从各处运来的受污油泥污染的物体大部分将集中在这里存放,等抢险结束后再寻找合适的办法来处理。
事件回顾:洛川一污油泥处理厂发生塌陷 致大量污油泄入洛河
动态:洛川一污油泥处理厂塌陷污染洛河 已初步得到控制
批示:洛川污油泥流入洛河千余人拦截 李克强作出批示
发展:污油泥泄漏追踪 延安市长称绝不留一滴污染物
特殊地形地貌给抢险带来困难
昨日,洛川污油泥泄漏抢险主战场移到环境更差的沟道内。这个受污染的沟道是黄土高原最寻常的那种,两壁陡峭,沟深底窄,纵深很长。特殊的地形地貌给抢险工作带来大困难,人们步行进去,把沟道内的污油泥装袋,然后用干净的黄土反复刷擦连山巨石上的油污,再把粘有油污的黄土装袋。昨日,装袋工作还在紧张进行中,成千上万袋污油泥及被污染物堆放在沟道里,一时无法运走。“靠人力绝对不行,必须上大型机械!”抢险指挥部在经过现场察看后,作出重要决定,任务落实给交通部门。昨日上午,数台大型挖掘机、铲车开进沟道,一点点地向沟内开进,在其身后留下一条简易路。大批农用汽车、三轮车等随之开进沟道,约百余抢险人员将一袋袋污染物装上车,然后运到山顶的洛川污油泥处理厂东的临时蓄污池。
污染物处理方案将请专家论证
村民们说,这个蓄污池原来是个大涝池,占地约两亩,现在涝池里面无一滴水。由于此次污染事故所造成的污染物较多,指挥部派员在洛川污油泥处理厂四周察看后把地点选在了村东的大涝池,因为涝池具有较好的防渗作用又便于改造。选址妥当后,抢险人员用塑料彩条布将涝池底及四周铺得严严实实,临时蓄污池就做好了。从昨日上午开始,一车车污染物便源源不断地运抵这里。陕西省陆军预备役141师二团的60名战士被安排在这里,承担卸车及整理蓄污池的任务。
据介绍,等抢险结束后,环保部门将请专家论证几种方案,选择一项比较实用的方法来重新处理这些污染物。近日,已经有一些相关企业找到指挥部,提供利用生物技术,分解污染物的技术和方法。
洛河水质监测还将持续三天
华商报讯 (记者 郝蕾) 4月3日,环保部门对洛河沿岸的监测仍在继续,获得的污染物浓度数据都在标准值以内。省环保厅监测站表示,这样的监测还将持续三天。
昨日下午,记者从省环保厅监测站了解到,继4月3日被污染的洛河水体内石油类污染物浓度恢复到四类水质标准内之后,昨日的监测结果显示,整个曾被污染的洛河流域水质监测数据持续稳定,没有发现污染物超标现象。但省、市环保部门在延安、铜川和渭南三市洛河沿岸的水质监测点仍在继续工作。不过,根据河段此前受污染程度,监测频次已从之前的每半小时一次,逐渐下降到每1至8小时一次。
但由于延安市内受污染的河道源头,污油泥清理工作还在继续,为防降雨等原因导致污染物再次进入河道污染水体,环保部门的监测还将持续三天,直到河道源头的污染物彻底清理完毕后,监测点才会撤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