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江安康汉滨城区段河道内采砂船随处可见 本报记者 俞刚 摄
核心提示
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管理缺位下越来越严重的无序采砂,使美丽的汉江江岸千疮百孔,风光不再,沿江群众赖以生存的这一重要生态屏障正逐步被蚕食——
汉江又称汉水,发源于宁强县冢山,全长1500余公里,是长江第一大支流,流经陕西境内700余公里,其中安康境内约340公里。
记者目击
河道上石堆砂坑随处可见
3月16日至18日,记者驱车从安康市汉滨区沿汉江向东,经旬阳至白河,沿途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采砂、采金船。从汉滨区至白河县长约200公里的沙滩和河道上,大量采砂、淘金船只的掠夺式开采,让原本美丽、平静的河道变得伤痕累累,开采后没有回填的砂坑和大砂石堆随处可见。
同时,开采船只随意停靠、超载,甚至晚上也轮班夜战,极大地影响了沿岸老百姓的生活。“有相当一部分开采船只并没有经过正规的审批,仅仅是给有关部门交上数目很小的一笔费用就万事大吉。”在汉江旬阳和白河段,沿途群众称开采河道内的砂石并不需要办什么正规手续。“只要按时向有关部门交开采费用就行,没有票据的。”一位采砂老板透露。“如此采下去,采砂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油污、生活垃圾,势必对汉江水质及鱼类资源等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而且直接影响到汛期河道行洪安全。”面对汉江河道日益严重的破坏和污染,居住在汉滨区关庙镇,在汉江边上生活了30年的陈大爷等村民们无不忧心。“你看那些破旧的采砂船,少说也采了10多年了。开始在河道里采砂的船只有几艘,这两年一下子多了起来。”现年60岁的陈大爷曾从事教育工作,年轻时经常带着学生们下河摸鱼戏水,“你看看现在的河床,被挖得到处明礁暗坑,人根本不敢走到江边去。”
3月28日,根据陈大爷的指引,记者沿安康城区汉江二桥至一桥间约3公里的河道走访时看到,本该平整的河道如今却是千疮百孔。在这段河道上,有将近40余艘的采砂船正在河道上作业,“以前是采金,现在金采完了,大都是采砂的了。”
安全隐患
掠夺式采砂势必造成山体滑坡
据了解,安康城区这段河道的采砂现象已有多年。刚开始在这一河段采砂的采砂船只有几艘,随着安康经济建设的发展,砂石的需求量一天天增多,尤其近几年来,安康建筑业出现了空前兴旺,砂石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采砂的船只也越来越多。
“目前安康对砂石料的需求量很大,安康城区的主要采砂河流就是汉江,城区建设所需的砂石主要靠汉江河道来供应。”据汉滨区水利局河道管理处主任张修龙介绍,近年来,安康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全市的工程建设量大增,再加上高速公路的建设,市场对砂石料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汉滨区内的采砂场基本都是经过审批的,大约有30多家。”张修龙称,汉江关庙段也就是汉滨区一桥和二桥间的三公里河道所采的砂石占据着整个安康城区砂石供应的60%。
“我们在关庙段的河道已经采了很多年了,销路不错,尤其近两年来更是供不应求。”一位砂石场老板称,一个一般规模的砂石厂每天的产量都在200~300立方米,有的区域都已经是二次甚至三次开采了。
也就是说,按照一个普通采砂场的规模,汉滨区内的30多家采砂场一天挖掉的砂石量相当于一个底层面积为300平方米的30层大楼。“采砂者为了个人利益,掠夺式采砂、采金,从河道直逼河滩,再到山脚,导致水土流失,势必造成山体滑坡,直接危及到村民的安全。”汉滨区关庙镇一位退休干部表示,采砂者不顾后果,在河道中挖成的水坑、堆成的石堆,已经威胁到了沿江群众的安全和渡船的安全行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