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马九器
这些日子,山西省王家岭矿难的消息纠结了国人的心,可是除了115个矿工兄弟奇迹生还的激动外,其他情节总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疲劳和麻木感,也难怪,这些年动辄几十上百人死亡的矿难并不鲜见,人的神经就像温水里的青蛙,痛感变得不再锐利。倒是美国刚刚发生的一起26年来最惨重矿难,放诸美国矿难史的背景中,引得人一路追寻思索:此次发生矿难的西弗吉尼亚州,简直就如中国的“山西省”;美国西州与矿难的斗争史,就是美国矿难史的缩影。
百年来,西州一直是美国重要煤炭产地,煤是该州重要的经济支柱,而频繁的矿难也曾是该州最被诟病之处——— 这些特征和中国的山西惊人的相似。但是,一个世纪以来,西州一方面在不断制造各种矿难,一方面又在制度层面不断推进美国遏制矿难的成效,直到现在,美国百万吨煤矿工人死亡率不到中国的百分之一,成为该国最安全的行业之一——— 虽然此次西州再次发生矿难,会提高今年美国的煤矿死亡率,但仍然让我们望尘莫及。
我们先一起看看一个世纪来,美国是如何破解西州的 “山西矿难现象”,直至从根本上遏制了整个国家的矿难高发态势的。
103年前的美国,矿难频仍、人命如草,矿工下井仿佛走地狱过鬼门关。1907年,美国西州发生了史上最大的一次矿难,夺走362名矿工生命。这一巨大灾难终于惊醒了美国各界人士,全国的民愤席卷而起。各方纷纷要求不要再进行简单的修修补补,必须从根本上进行立法干预。终于在1910年,美国国会通过立法,设立了内务部矿山局,专门负责通过科研技术等手段来减少煤矿业的事故。这是该国首次成立独立机构专门对煤矿安全进行科学研究和多方遏制。美国矿难的高发态势从此开始走下坡路。
42年前,即1968年,美国的西州又发生多年罕见的大矿难,78名矿工死亡。这场灾难再次刺痛全国,直接导致美国于第二年通过了里程碑式的一个重大立法:《联邦安全与健康法》。这部法律是美国历史上最严格、最全面的煤矿安全法规。1977年,美国对《联邦安全与健康法》进行重大修订,增加了金属和非金属矿山安全法规内容,并更名为《联邦矿山安全与健康法》。这个法案的执行明显降低了矿难数量,普遍认为,这一法律的出台标志着美国煤矿业生产从此走上事故低发率的新阶段。
4年前,即2006年,煤矿事故死亡率已经大大降低的美国,在西州又发生12人死亡的重大矿难。对矿难已经高度敏感的美国当年就迅速通过了“矿工法”,进一步完善了1977年的法律,使法律更注重从细节上保护矿工的生命。
“每一次巨大的灾难都是以历史的巨大进步为补偿”——— 美国西州百年来那些死于非命的矿工们,成百上千,但是生命的惨然而逝并不是无足轻重的,相反,每一次生命的集体凋零不仅震撼了整个国家,更促使这个国家下定决心推进制度建设,用一部又一部法律、用一轮又一轮制度改革,去为矿难套上坚实的笼头。
那时矿难频仍的美国也曾经历社会的转型,或从制度一穷二白向制度完善转型,或从无序竞争向有序竞争转型,或从贪腐肆虐向法治社会转型,矿难的背后是盘根错节的利益纠葛和冲突,但是,在生命至上这一人类理想的尊崇和指引下,尊重生命的法律正义最终为采矿业这一最危险行业的彻底终结,扫清了障碍,用数百上千矿工的生命完成了采矿业从最危险到最安全的华美蜕变。在这次矿难的新闻发布会上,议员拉合尔说,煤矿安全法律不得不再度因为这些生命的损失而重新改进。可以预见,这25名矿工的生命将拉开又一次立法的序幕,而未来的矿工生命将又得到一重保护。
矿难频仍的西弗吉尼亚州,好比美国的“山西省”,它用血泪扮演了美国矿难斗争史上的一个悲剧与进步兼具的双重角色,那么,我们呢?21世纪的中国在矿难治理史上,那一次次重特大矿难,那动辄数十上百生命逝去的矿难,是不是更应让所有中国人警醒,尤其立法者们应深思,在遏制矿难的法律与制度改良上,比当年的美国走得更坚定、更快一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