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给山区的孩子带来了一个新奇的“世界”
在地处偏远的略阳县徐家坪镇药木院小学,一位来自俄罗斯的24岁女孩安娜,在这里已经支教40多天了。人生地不熟、仅仅粗通汉语的她,用自己的热情给山区的孩子带来了一个新奇的“世界”。
放弃旅行到山区支教
24岁的安娜来自俄罗斯的新西伯利亚市,她曾在美国学习英语,后在法国巴黎读完硕士。年初,她来到中国准备进行3个月的旅行,却无意间从网站上了解到,中国山区一些学校缺乏英语教师的信息,她马上放弃了自己的旅行计划,并通过朋友的牵线搭桥来到药木院小学。
虽说精通英、法等5国语言,可汉语不熟成了安娜支教的最大障碍。为方便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安娜让学生们用汉字和拼音标注制成名序牌。她只要看着拼音,就能很快叫出他们的名字。
上课的时候,安娜常常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用简单的线条画出让孩子们容易理解的图案。如果哪个孩子没把问题弄清楚,她会不断鼓励,直到学生回答出问题为止。
在校园里,安娜随时都会和孩子们用英语交流。有时候,看到他们鞋带开了,安娜会告诉他们,用英语怎么讲,然后会问学生这个用汉语怎么讲,再把汉字和拼音写在本子里,照着念。
洋老师钟情略阳小吃
4月9日,安娜又去品尝了略阳当地农村的小吃,不管是菜豆腐节节、面皮还是罐罐茶,都让她感觉很独特。热情好客的老乡担心她吃不饱,常在她吃完一碗饭的时候,突然帮她添上饭,搞得不会用汉语推辞的安娜总是哭笑不得。
安娜说:“我在这所山里的学校学习,并且把我的学习经验分享给这些孩子们,是非常意想不到的事情,因为我能教他们东西,而且他们也能教我一些东西。”
昨日下午,药木院小学校长何贞东告诉记者,安娜老师的言传身教,给学生和老师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原本4月底,安娜就要离开生活了两个月的山区校园,但她已计划将签证续签至7月底。
安娜说:“我希望他们(指学生们)能喜欢我们之间的交流,并且希望给他们留下一段积极的、美好的回忆。我希望这个学校越来越好,同时能够欢迎更多学生和像我一样的年轻人来这里给孩子们传授知识。” 通讯员 王琼 本报记者 李彪 文/图
相关阅读:德国小伙中国山区支教10年 称害怕感动别人(图)
在村民眼中,他是一个不吃肉、不喝酒,给学生们上课不用课本,也不要报酬的怪人;在孩子们眼中,他是最好的朋友、老师,是可以一起爬树、在泥里打滚的玩伴;在许多人看来,卢安克就像白求恩一样,是能够感动中国的“洋雷锋”,是很多人的偶像;在他自己看来,他与其他人一样普通,只是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就是卢安克,一个在中国广西山区义务支教10年的德国志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