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互助路 专 题 天 下 社 会 图 片 娱 乐 体 育 视 频 论 坛
华商网>新闻>调查·策划
中国式农民工之痛:融不进城市生活 像两个世界
http://news.hsw.cn    来源: 新华网  2010-04-21 11:45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10658000定制,3元/月!

  打工噩梦

  若干年过去,周述恒不得不感慨,自己当初把打工想象得太美好了。

  他至今仍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记忆犹新:用香蕉水抹去塑料桶上的字。这份工作需要每天工作12小时,月工资仅120元。他每日闻着刺鼻的香蕉水味,拼死拼活干了一整月,月终时不仅没拿到工资,还因为没有擦干净等原因被工厂扣钱,最后反而欠了工厂80元。

  由于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他得了急性哮喘。因为这个病,周述恒得以从工厂出来,但是没有拿到一分钱赔偿,工厂说他是被“劝退”的。

  他身边的朋友们也并不比他好多少。周述恒不少从事装修业务的朋友,需要每日用电锯切割建材,却没有口罩可戴。有人为了省钱,甚至干脆住在装修屋里。

  积年累月的工作给这些农民工的身体种下恶果。周述恒亲眼见到一些农民工得了职业病,回乡后就死去了。还有些农民工,因为长期接触化学材料,生下智障的孩子。

  更为触目惊心的则是工伤之痛。有一个叫秋娥的工友,在一次开工时,因为成品模具螺丝没固定好,一整块掉了下来,整只右手被齐齐砸断。工厂除了支付医药费外,另外给了一万五千元补偿金。

  秋娥伤愈后回了老家,没法再找工作。同样是这家工厂,另一位工友被喷出来的足有1000多摄氏度的塑料熔浆打在脸上,当即毁容。可事故后,她竟然没有去找老板赔偿,原因是这个职位能拿到1400多元工资,如果她去讨要赔偿,赔偿金能拿到多少不说,这份工作是肯定保不住了。

  第一份工作之后,周述恒跟着堂兄一起进了一家镗钢厂搬运钢材。对他那时的年龄来说,这算不得好差事,但总算能养活自己了。

  不久后,经堂姐的一位朋友帮忙,周述恒又跳槽去了福州市一家钟表厂。在福州,类似的电子工厂很多,已成熟练工的周述恒在不同的钟表厂之间跳来跳去,试图找到一家工资最高的,但结果却大同小异:交完房租、准备好一个月的伙食费,只能余下百来块钱。

  城管对三轮车“捉了放,放了捉”

  堂姐的这位朋友叫英子,说起英子,周述恒的脸上流露出光彩,因为他一度与英子成为恋人。

  英子的原型是福州市城里人。与英子相恋那段时间,周述恒拼命工作,他去了电子城,那里可以只上白天的班,到晚上时,他还可以自己去摆地摊、骑三轮。

  之所以去摆地摊、骑三轮,是因为微薄的工资无法满足挣钱愿望。周述恒说他堂姐在福州干了八年,薪水总共涨了500多块,涨速基本上没跑过通货膨胀速度。

  然而干私活也有风险。城管很快盯上了周述恒。稍有不慎,他的地摊货物就会被抄走。最多的一次,当场损失了600多元的货物,几乎相当于他一个月的薪水。这样的结局,让周述恒直想哭。

  三轮车更是城管“关照”的对象:抄走一辆三轮车,再让农民工赎回,就能收罚款250元。周述恒说,有那么一段时间,福州城管对三轮车可谓“捉了放,放了捉”。

  1999年时,因为三轮车师傅对城管执法意见太大,甚至发生了集群殴打城管事件,这件事,周述恒也写进了小说。

  小说里,同乡张志伟为了挣更多的钱而去做了更为辛苦的建筑工,由于太累,在推水泥车的时候从四楼摔了下去,幸好因电线杆拦住,得以保命,但肋骨摔断了四根。

  同一时间,工友刘全海为前一份工作没有拿到工钱的事而奔波,他最终同意了劳动局的调解:对于拖欠的工资只要一半,不再闹事。刘全海对劳动局办公人员千恩万谢,但就在他拿着盖有劳动局公章的调解书去找老板要钱时,遭到工厂保安一顿毒打。

  95%以上的农民工归宿相同

  让周述恒痛苦的除了这些打工过程中的挫折,还有城市里那一道有形无形的“墙”:“融入不了城市生活,就像两个世界的人。”

  周述恒开始变得很敏感。有一次他去买菜,一个本地人骑着摩托车过来买十斤莴笋,找钱时漫不经心地说:“两毛钱就不用找了,我不是那些农民工。”当场被激怒的周述恒立刻也拿出钱给老板:“老板,五毛钱就不用找了,我就是农民工。”

  另一次,他去药店买药,服务员看他的农民工装扮,白了一眼说,这个药很贵,你买不起的。周述恒当时就掏出所有的钱摆在柜台上,“这些钱买得起吗?”说完,他又把钱全部收起来,“我今天就是有钱,但我不买了。”

  这份敏感也让他选择了与英子分手,“门不当户不对,没有安全感。”他最终选择了与同样来自农村的方敏在一起。

  如今,小说的出版并没有减轻周述恒的焦虑。他说从出版方拿到了一两万版税,“以后根据销量可能还会有一点”。

  但是,回到福州去当农民工仍然是他无法摆脱的命运。他也看清了自己的宿命:千百种人就有千百种命,但95%以上的农民工,他们的最终归宿,就是在为中国的城市化贡献自己的青春或是心血后回到家乡,有的甚至带着一身的伤残病痛,终老在自己的那一亩三分薄地里。

  “国家虽然提供了一个打工的场所,却没有很规范地制定出保护打工者的法律制度。”周述恒说。

  他现在的希望是女儿的命运能与自己不同,“我希望她将来能做律师,不用害怕遭人欺负,还能帮人维权。”(记者杨明)

编辑:李斌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延伸阅读
青岛七百拆迁户抢号火爆 有人雇农民工排队(组图) 04-13 20:51
农民工为省钱住集装箱屋 与别墅区为邻(组图) 04-13 14:13
农民工上网找招工信息 被骗西安城中村身陷传销窝 04-11 07:40
渭南煤矿瓦斯燃烧事故正处理 幸存农民工忧虑工资 04-07 12:02
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月工资1728元 无意低收入工作 04-06 12:57
图片新闻
危险的信仰
危险的信仰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人造美”时代
“人造美”时代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网友评论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