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师大门前,行人在红灯下穿过马路。 记者 李安定 摄
某大学门前的过街天桥上几乎没人通过。
天气越来越热,顶着大太阳在天桥上走,这滋味还真是不好受。这不,长安南路上“偷懒”的人逐渐增多,尤其是几所大学门前的天桥更是冷冷清清,行人乱穿马路有所回潮。
昨日中午,天气酷热,很多人穿上了短袖、吃上了冰激凌,美女们更是“全副武装”,戴上了太阳镜、打起了遮阳伞。这个时候,即使再热爱阳光的人也撑不住了,大家恨不得一路上都能撵着树荫走。此刻,光秃秃毫无遮挡的天桥自然不受欢迎了。
下午2时许,3名女生打着伞走出西北政法大学校门,其中1人往不远处的天桥走,但被其他两人拉了回来,随后3人一起从路中央隔离栏的空隙处穿过。记者追过去问她们为什么不走天桥,几位女生不好意思地跑掉了,嘴里说着:“太热了。”记者注意到,不少学生和市民走到此处都会直接穿过马路,上天桥的人寥寥无几。
杨家村口附近的天桥利用率也不高。虽然路西边有天坛社区的两名志愿者监督,挡住了想横穿马路往东走的人,但路东边没有志愿者,红灯时仍然有人偷空通过,天桥就更是没人走了。记者观察了10分钟,也仅有3人上了天桥。志愿者告诉记者,最近几天天气热,乱穿马路的人稍微有点多,大家都不愿意顶着太阳走天桥。
采访中,记者遇到了从天桥上走下的市民陈先生,他家就在附近,每天要来回通过多次,但他一直坚持走天桥,天热也不例外。“我习惯了。”陈先生笑呵呵地说,不管天气怎样,不乱穿马路都是文明的体现,尤其是大学生,更不能把外界原因当借口,降低了本身的文明素质。
在陕师大门前,为防止车辆从路中央掉头,并降低行人穿行速度,有关部门利用路面上的斑马线和路中央双排横置的隔离栏,为行人开辟出一条安全通道,行人要走一个N形线路才能安全通过。可这样走不如直行方便,于是不少人直接选择一段没有斑马线的马路通过,其中有学生也有市民。大家的理由是“天太热,少走一点是一点”。路过此处的李同学表示,“可能是好多人还没习惯吧,相信慢慢会好的,其实这也是对大家的考验。”本报提醒大家坚持文明出行,保持良好习惯,不要因为怕热偷懒忘了安全。
记者郭欣 实习生熊雪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