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狭小,人流密集,火灾隐患多,马路中间设置了消防设备
站得高看得远,大声吆喝揽生意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 邓小卫 摄
这海报挺雷人的
昨日,康复路批发市场内人头攒动,商户们抓紧时间甩货 本报记者 邓小卫 摄
拥挤的人群中常有三轮车夫吆喝着“让开!让开!让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淘金”者和“淘宝”者更是汇集这里——这个吵闹的、拥挤的、能买到便宜东西的地方,就是被誉为“西北第一市”的康复路市场。
这个市场已经伴随人们走过了26年,如今,它面临着创建市场以来的最大一次改造。
商户们被要求8号前搬离
昨日下午,记者通过西安市新城区委宣传部了解到,政府已经有了康复路改造建设设计草案,有关部门正对改造方案进行审批。
西安市新城区市场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康复路市场所的负责人表示,原本是要求商户们5月10日前全部搬离,但因为搬离后还有一些遗留问题,所以市场所要求8日前必须搬离。
这位负责人说,他在康复路市场所工作七八年了。最初在这儿工作时,康复路市场两边还是棚子式的门面房,条件很差,上世纪90年代和2003年曾改造过两次,虽然变得好了一些,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随着周边市场的转变,康复路已经不再适应发展的需要,以前是修修补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它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改造大概需要一两年的时间,这次改造其实是服务升级,希望在改造后,它能以一个更好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
他说:“现在搬迁进入倒计时,目前搬离的大概有五六十户商家,平时不允许商户在路上甩卖,但现在是特殊情况,考虑到商家的利益,我们允许他们甩卖,还增加安保巡逻。”
去年就已有改造传闻
昨日上午,在西安市康复路批发市场五管区内,席先生坐在摩托车上,懒洋洋地看着偶尔从眼前经过的顾客。他的身后,是两间门面房,铺位上还零星地放着一些内衣。“基本上都搬完了,我摊子上的衣服不是很多了,最后几天,能卖多少就多少吧。”席先生说,这两天,市场已经将搬迁的消息传递给每一位商户,要求8日前必须全部搬离,“因为是统一的要求,我这也没啥说的,只能服从吧。”
席先生在康复路做了10年的服装生意,用他的话来说,“冬天卖内衣、夏天卖裤头”,“生意还可以,维持温饱没什么问题。”席先生说,早在2009年,市场就已经有改造的传闻了,那时,他也在其他市场积极寻找铺位,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而未果,“现在只能暂时将货物放在家里,生意还得做,不做,咋生活呢?”
商户们纷纷甩货
这两天,康复路市场内商户的撤离和甩货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尤其是6日,市场内停止供电以后,他们更确定要离开了,于是纷纷在门头竖起“最后三天、彻底甩货、一件不留”等广告语来吸引顾客。
昨日,记者在康复路市场内走访时看到,市场北头中后排已经有商户搬离了出去,只留下空空的门面。商铺内没有电,商户便打起应急灯做生意。
28岁的河南人李先生两个月前刚刚盘下了一间五六平方米的店做饰品生意。“我以前在老家开车,听说这生意好做,就来了,可小店刚开始盈利时,就要走了。”李先生说,房租是租一个月、押一个月的,这不存在问题,主要是在这里赚钱的计划却要因为这个改造和搬离而搁浅了,“不得不重新寻找生计。”
网友对康复路改造的反应:http://bbs.hsw.cn/read-htm-tid-1805904-page-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