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步履蹒跚,但依然执著
父母知道错了,你能原谅我们吗?
回忆就像把刀子,割得老人心疼。她说自己不敢哭,一哭“眼睛就会肿得跟桃似的”。她还是忍不住哭了,泪如泉涌……
王凤珍说,从辽宁出发前,二儿子哭着对她说,“妈,不要再找了,你的身体真的不能再这样熬下去了。”,“可是我必须找,就算找不到他,也让我能赎一下罪。”
“儿子失踪,我们做父母的有推卸不掉的责任,在他最难过的时候,我们没有管他,不但没有拉他一把,反而把他推向绝望。”王凤珍说,“我想对儿子说一声对不起,父母知道错了,你能原谅我们吗?”
在寻找儿子的过程中,王凤珍开设了自己的博客,希望网络上能有好心人提供线索。她的博客上只有10篇文章,文字中充满忏悔之意——
“妈妈现在每天以泪洗面,就像个幽灵,整天想着你在外流浪的情景。你从看守所到劳教所,家里没有给你寄过一分钱,一件衣服,一双鞋,你比孤儿还可怜啊,我的儿子。让你更伤心的是,在你解除劳教出来后,一个亲人也没来接你,使你对家庭彻底绝望了。你没有身份证,没有户口本,没有一分钱,又不敢见老乡、同学,你是怎么熬过来的啊,你是否已经自杀了,妈不敢想下去了……”
“如今妈妈每年在西安四处奔走,已身心憔悴,妈妈真的放不下心,如果你知道了这些情况,给妈妈一个赎罪的机会好吗!给妈妈捎个信,不认妈妈也可以,我相信,你还是很想妈妈的,是吗?”
文/记者侯树金 实习生曹沥鑫
图/记者 翟小雪
编 后
母亲节 倾听一位母亲的悲伤
5月9日是母亲节,在这个千万妈妈都会接到祝福的节日里,我们却倾听了一位母亲的悲伤故事。
十年寻子,这份执着让人动容。接受采访的时候,王凤珍说,她的愧疚,来源于没有给予儿子足够的温情与溺爱。王凤珍说,儿子从小生活在一个管教特别严厉的家庭。丈夫性格暴躁,时常因为一件小事大动干戈,孩子们做事总怕出错挨打,就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李罡度过他的少年时光。而事情发生之后,她与丈夫并没与选择安慰鼓励孩子,而是以严厉的姿态将儿子与他们隔离开。
还有很多疑问没有答案。已经快毕业的儿子为何突然走上盗窃的道路?这其中有什么隐情?家庭环境有问题,学校教育是否也存在缺失?当然,还有李罡本人,他为什么会选择隐匿呢?
一位已经60多岁的母亲本应在家里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而王凤珍却苦行僧似的,年复一年地走在寻子之路上。我们哀叹,但我们更应该祝福,希望这位坚强的母亲不会继续失望。所有认识李罡的人,如果你们看到了一位母亲的悲伤,请转告李罡,他的母亲正在等他;李罡,如果你看到了报纸,请跟着母亲,一起回家吧! 王晓英
|